第八章 解救(第2/2頁)
章節報錯
按照戰前的分工,水營官兵除了最初登岸的部分人控制寨門外,其餘人迅速佔領泊船區,逐船喝令守船遼兵丟下武器,退出戰船,等待處理。
營寨大門再次關閉,混亂中逃走的遼軍暫且不管。
等大船靠近碼頭,成隊的披甲官軍下船整隊,向水營校場開進,不多時,校場上就集中了兩營人馬,碼頭上的官軍還在源源不斷開來。
除了最初搶灘時的有限殺傷,這支不知來自何處的軍隊裝備精良、紀律嚴明、訓練有素,佔領營寨後,一不殺人,二不放火,使得已經絕望的遼軍官兵繃緊的神經稍稍平靜些許。
得到徐澤的命令,投降的遼軍軍官明智的選擇了配合,紛紛招呼各自的部屬——丟下武器,出屋等待處理。
徐澤看著跪在地上的時荼丹道:“你是營官?”
時荼丹五體投地,不敢看徐澤,戰戰兢兢地答道:“是,是小人。”
這支突然出現的軍隊不僅人數多得驚人,而且訓練有素,明顯不是海盜亂軍之流,時荼丹預感到今天自己很有可能因禍得福,從此告別在鎮東關擔驚受怕的日子。
徐澤問:“營內一共有多少人?”
奚、漢兩營有一定的獨立性,時荼丹並不清楚漢營的具體人數,只得老實答道:“應該,應該有五百人左右,一些人回家過節了,小人,小人也太不清楚。”
對這種已經嚇破膽的降將,沒必要再耍威風,徐澤道:“別趴著了,站起來吧!”
時荼丹起身,卻勾著頭,不敢站直腰。
徐澤問道:“半年前,大宋曾以銀絹助北朝軍民,此事,你可知道?”
“知道,小人知道!”
去年七月,遼國皇帝耶律延禧為鼓舞士氣民心,詐稱南朝交割的歲幣絹帛等物資為大宋對遼國的“助軍銀絹”,並大肆宣揚。
時荼丹這種級別的軍官當然知道這件事,雖然也懷疑其真實性,但影響還是很深刻的。
徐澤接著道:“不要怕,宋遼乃相互扶持百餘年的兄弟之邦,本將乃大宋登州第二將正將徐澤,得皇帝詔令,全權處置遼東事宜。”
“近日,聽聞貴國內亂再度擴大,遼陽府已經遭賊寇攻陷,蘇州軍民將受刀兵之災,本將不避嫌疑,願出兵幫你等穩定州內,剿滅反賊,還遼東朗朗乾坤,你可願為本將奔走,以傳達我朝善意?”
時荼丹再度跪下,語帶哭腔,道:“蘇州軍民苦盼王師好久了,小人願為將軍鞍前馬後,效犬馬之勞!”
“將軍,降兵清點完畢,共三百七十七人。”
史進安排控制降兵後,就立即派人來彙報具體人數,除掉戰死和逃跑的,這個數字基本和時荼丹提供的資料吻合。
見各營已經集結完畢,徐澤對阮小七道:“水營駐守營寨,控制鎮東關,卸運剩餘物資,天亮前,鎮東關要恢復正常秩序!”
“屬下明白!”
“鎮東關”是真的有道關卡,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在被擁立為皇帝的第二年,就選擇在蘇州兩縣最狹窄的連線部築長城建水寨。
遼國以此簡單粗暴的手段,隔斷了強敵渤海國與唐王朝聯絡的重要通道,為其後攻滅渤海國,一統遼東奠定了基礎。
長期的和平環境,使得這條隔斷南北的重要關卡長期不駐軍,只以旁邊兩裡外的水寨代為兼顧,蒲離卜真要是在鎮東關駐紮三四百人,也夠徐澤喝一壺的。
徐澤安排水營控制此處,是為了切斷南面懷化縣的人員會竄,先集中人手解決了來蘇縣再說。
徐澤對熊蒙道:“你部人馬明日休整一天,晚間再啟程返回,海東船廠起步晚,熊蒙你再挑兩艘戰船帶走。”
“屬下明白!”
又對李俊道:“李國主,流求缺糧,靠買糧終究不是長久之計,你部明日返回後,要向海東島南擴張,兩年內糧食要自給自足。”
“小人謹遵社首之令!”
徐澤回身,對時荼丹道:“時荼詳穩,召集你的部屬,隨本將解救來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