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出村(第1/2頁)
章節報錯
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六月初九,永興軍路延安府,辰時未過,天氣就已燥熱難耐。
蟬鳴不絕的街巷裡,不時傳來一陣喝彩,幾個頑皮少年呼嘯著奔向聲音傳來之處,驚起沿途一片雞飛狗跳。
轉過街巷,便見一處民家小院的籬笆外,立滿了觀望的人群。
少年們熟練的跑到街旁大棗樹下,邊架人梯邊喊:
“啞猴,啞猴。”
聽到聲音,樹杈上一僅穿短袴的少年立時抱緊樹幹,伸下精瘦的右腿,如釣魚般將人梯上的少年提了上來,隨即又爬上另一根枝丫,以方便樹下少年繼續上來,全程竟是頭也不扭,始終目視院內比試正酣的二人。
“幾多回合了?”最後爬上樹的少年發問。
“今日怎這麼早?”
“這怎知?誰會贏?”
“定是教頭贏,這還用問?”立時有少年反問。
“徐家哥哥的槍法也不賴,沒見教頭衣襟都汗溼了。”說話的少年卻是懂門道的。
一片嘰嘰喳喳聲中,比試卻已結束,院外又是一番喝彩。
院中的王教頭和徐澤朝人群打了個團揖,“諸位高鄰,近日我二人比試,多有驚擾,進(澤)深感有愧。”
人群一番謙讓恭維,隨後各自散去。
王進、徐澤回到屋裡,王母早已備好擦洗的水盆和巾布。
“進何其有幸,一年內,連續結識兩位天賦異稟的兄弟。”
擦拭完畢,王進邊喝水邊感慨。
徐澤起身施禮,“多賴師父提點,澤才有今日成就。”
王進性子恬淡,與兩個徒弟史進和徐澤都是兄弟相稱,擺擺手,問:“賢弟,如今你已武藝大成,真要回鄉?”
“嗯,家父臨終遺言,須臾不敢忘卻,今日來此,一則是為了辭行,二則問問師父可有信要帶給史家兄弟。”
“也罷,你父兄均為國征戰而歿,確實不該留你。至於大郎,他性子質樸,有你提點我也放心,他不喜讀書,我就不寫信了。”
王進本是性子恬淡之人,也不多留。
徐澤隨即出門,牽來栓在院外的黃驃馬,說道:“寶馬贈英雄,師父不日便要出守塞門寨,日後必有徵戰,此馬乃家父金明寨突圍時,奪自西賊的種馬所生後代,正可配師父如此英雄,你那老馬不堪戰陣,還是交於弟子馱物吧。”
“賢弟盛情,卻之不恭,就依你。”
大宋缺馬,如此良駒,便是在邊地延安府也不多見,不過,以二人的關係,王進也用不著客氣。
徐澤離了王進家,徑自去了將作坊。
延安府將作坊,兩名學徒正恭敬地站在一名赤膊鐵匠身側,聚神觀摩鐵匠鍛打燒紅的鐵坯,飛濺的火星映襯出鐵匠滿身斑斑點點的傷疤,遠看活似一隻壯碩的金錢豹,其人正是延安府有名的鐵匠——金錢豹子湯隆。
看到徐澤到來,湯隆將鐵坯放進爐中回火,吩咐學徒稍後接著鍛打,轉身抄起案几上的鐵槍,一陣摸索後,走出將作坊,頗為不捨的遞給徐澤。
“好鐵出好器,澤哥,異日這玄鐵寒槍必隨你名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