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大軍(第2/3頁)
章節報錯
“副都統,其實,其實不止,不止這些。”
見信使冷汗只冒,蕭烏納意識到自己的失態,放開信使。
“怎麼回事,你是說,都統又從哪裡召集了大軍?”
信使見蕭烏納會錯了意,趕緊解釋道:“不是大軍,是隨軍家屬僕從。”
蕭烏納被這個荒唐的訊息驚呆了,失神片刻後,才問:“究竟什麼情況?”
“朝廷久未徵召兵卒打仗,將士無處獲取戰功。先是中京路土豪,聽說女直人膽敢對抗王師,希望能在大戰中獲得更多功勞,都自願攜家屬僕從,組成車隊隨行。”
蕭烏納注意到“先是”一次,茫然地問:“還有?”
“都統見這些土豪的家屬車隊加入能壯大聲勢,就鼓勵其他各軍也攜帶家屬,小人來之前,已經有近兩萬人了。”
蕭烏納心下冰涼,用七千心思各異的部族兵馬對戰女直人,就已經是必敗之局了,居然還要帶上近兩倍的家屬僕從,這是打仗,還是郊遊?
“大軍要在哪裡集結,都統有沒有吩咐,要我這副都統做什麼?”
“都統計劃帶領大軍到出河店紮營,以逸待勞,等女直人過混同江時,半渡而擊。請副都統嚴守賓州,待賊軍潰敗時,再出擊截住賊軍去路。”
蕭烏納這些年走遍東北路各地,不用看地圖,也知道出河店的位置。
女直人控制的達魯古部在賓州西北,達魯古部的再西北,過混同江便是出河店。
這個位置確實不算差,和自己夾擊女直的方案也很好,只是憑這群郊遊的貴人能成嗎?
儘管預料到這戰必敗,蕭烏納還是盡人事聽天命,想再爭取一點,哪怕是多殺傷女直人的有生力量也好為下步的平叛減輕壓力。
“大軍什麼時候能到出河店?”
“應該就在這一兩天。”
“快!”
蕭烏納抓住信使的手,急切道:“騎我的馬,趕緊回出河店,去截住都統,告訴他,千萬不要去出河店!”
……
剌離城。
女直人取得寧江州城後,按出虎水的村莊離前線就有些遠了,來回奔波,不利於勇士們保持最佳戰鬥狀態,也容易貽誤戰機,但寧江州城的位置又過於靠前,且女直人對這種高大的城池缺乏安全感,擔心遼國會突然調集軍隊包圍此地。
綜合考慮後,完顏阿骨打選擇在靠近寧江州城的剌離水畔築城——其實就是把原本誓師時用到的營寨加固。
考慮到戰爭期間的內部穩定和防禦作戰需要,完顏阿骨打在推行猛安謀剋制度時並沒有搞一刀切,靠近曷懶甸、鹹州等地的部族暫時還維持現狀。
因此,眼下在剌離城的三千七百人,就是這段時間推行猛安謀剋制的最終成果,真要把所有的女直人都編制,人數肯定不止這點。
但部隊打亂再整編,官兵之間,兵兵之間,都不是很熟悉,短期內,部隊的戰鬥力是要下降的,完成整訓前的這段時間最危險,好在遼人反應遲鈍,遲遲不來大軍征討,給了女直人最寶貴的整編整訓時間。
太陽正中的時候,達魯古城派信使來報:“遼人攻打我們的大軍先鋒已經到達出河店。”
終於來了,完顏阿骨打放下心中的石頭,問道:“有多少人?”
“不清楚,比寧江州的人只多不少,聽他們自己說,一共十萬人馬,還有人說,皇帝親自統軍。”
信使滿頭大汗,也不知是累的,還是嚇的。
完顏阿骨打接著問:“人、馬、甲冑的比率是怎樣的?”
“不到一半的人騎馬,穿皮甲的人也不到三成,但他們有很多馬車,聽說是準備在出河店住下屯田。”
“還有沒有其他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