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對策(第2/2頁)
章節報錯
進入蜀地後,他就和牛皋、梁義、關勝、郝思文等人反覆研究夷人亂兵特點,改進登州營和齊州營訓練方案。
以往,官兵與夷人作戰不利,不全自己是疏於訓練,士氣不高,敵人也有明顯的優勢,主要有二。
一是環境惡劣,敵情不明。
瀘南山谷深險,林密路滑,夷人上下捷倍飛走,來則蜂集蟻聚,去則鳥飛獸散。
官兵與夷人交戰,聚則深山不見人,散則處處受襲擊,在陌生的地形和看不見的敵人作戰,這也是後世美軍深陷越南泥沼的原因。
二是大宋禁軍以強弓硬弩對敵的作戰手段在林地內受到極大剋制,而夷人善用射程很短的小弩,以毒藥泡矢,被射中後處置不及,就有性命之危。
面對這樣的敵人,即便一直進行山地戰訓練的登州營也有些棘手,畢竟,登州山地和瀘南山地特徵是不一樣的。
但,夷人要真是這麼難打,也不會上千年來一直被周邊的政權爆錘了,一番攻關後,登州營還是找到了剋制夷人的辦法。
先是安道全得到官兵畏之如蛇蠍的夷人毒矢後,研究十餘日,得出此物殺傷力並沒有想象中恐怖的結論。
首先,夷人使用毒矢其實是無奈之舉,只因小弩力道有限,殺傷力很小,才不得不蘸毒。
其次,毒藥採集配置困難,揮發快,又決定了毒矢不可能大規模使用。
再則,毒矢藥力遠遠達不到見血封喉的效果,用豬狗的實驗結果表明,毒發時間通常在兩刻到半個時辰左右。
劇烈運動會加快毒發,及時清理創口則能緩解毒發症狀。
可以說,小弩毒矢確實是山林追逐戰量身定做的殺人利器,但真要是陣而戰之,用這東西的一方絕對撐不到敵人毒發身亡。
而戰法問題上,徐澤又不是傻子,怎麼可能放棄登州營兵甲犀利、訓練有素的優勢,和夷人打什麼山林追逐戰?
登州營這段時間主要開展溼滑路段的快速行軍和村寨破襲戰訓練——夷人在樹林裡再能折騰,也必須以村寨為據點。
以往官兵對夷人村寨資訊兩眼一抹黑,一直被夷人牽著鼻子走,不輸沒天理。
現在,徐澤對瀘南地形瞭如指掌,你跑你的,我絕對不追,只打你屯兵屯糧的據點。
瀘南夷部雖多,真正鐵了心叛亂的卻是少數,打掉一個就少一個,夷人不想坐以待斃的話,就只能出林尋機決戰,或者佔據險要死守,無論如何應對,都是以其劣勢對抗官兵的優勢。
安道全還配置了毒矢解藥,並配發部隊,只要不是太倒黴被射中要害,小創口慢藥性的毒矢威懾力還不如柴刀強弓。
官兵在抓緊時間修城練兵,一部分夷人卻開心地吃著轉運使趙老爺送的糧食,連原本種的地都不怎麼愛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