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共建(第1/2頁)
章節報錯
幾日後,徐澤回到登州之罘灣,立即召集周邊村鎮的頭面人物來自己的官衙開會,協調軍民共建事宜。
經過近一年的相處,之罘灣周邊百姓已經習慣了同舟社的存在,接受了登州刀魚戰棹巡檢司這支只訓練、不擾民還修路搭橋的“另類”官兵。
巡檢司也經常借拉練休息之機,開展極具同舟社特色的各類比賽,周邊百姓從最初的看稀奇,到圍觀加油,再到組隊加入,瞭解越多,越發真心認可這支部隊,主動報名參軍的人越來越多。
甚至於,一些臨近村莊之間起了糾紛,也會尋巡檢司出面調解,在巡檢司的主持下,兩村踢場球、拔次河,當面把話說清楚,就能把可能會不斷積累升級,最終演變為大規模械鬥的矛盾消於無形。
辛介甫也受到了邀請,由於靠得最近,來得自然最早,本不愛多事的他也轉了性子,主動招呼後面來的其他鄉紳。
去年,徐澤登門謀取大沙壩那片沙地,他原本還擔心其人得隴望蜀,再謀奪他的更多家產,但最終結果還是汐娘說得對。
同舟社不僅沒有再謀取其他田產,還加固了大沙壩,修建了水車,開鑿了兩條引水渠,使得辛家處於下游的一些旱地變成了出產更多的水澆田。
不僅如此,自家原本經常與鄉鄰起糾紛的田產也少了很多糾紛,辛介甫自然清楚這背後的原因,逢人就說徐澤仁義,自家腰桿硬了不少,對同舟社組織的各項活動,也變得熱心起來。
巳時三刻,人到齊後,會議開始。
徐澤沒有多廢話,直奔主題,宣佈了三項重大決定,徹底打亂了之罘灣長久以來的平靜。
第一個訊息,是同舟社將組建遠洋商隊,歡迎各位鄉紳投資入股。
同舟社不參與遠洋商隊的直接經營,所有行商、操船人員皆聘請專業人才。
商隊實行股份制,入股的鄉紳都是股東,成立股東大會。
再選股份最多的八人為執事,成立執事會,負責商隊經營活動的管理控制,對股東大會負責並報告工作……
第一個訊息就驚爆全場,之罘灣開港後,一些膽大海商和亡命之徒接連入駐,半年多時間後,個個賺得盆滿缽滿,身家不斷上漲。
周邊的鄉紳上戶們不差錢,卻只能埋在地裡。
要麼是怕被人惦記不敢露白,要麼有心下海,又不熟悉關節,擔心其中風險,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別人日進斗金乾著急。
現在有了這麼好的機會,只管出錢,不用受那海上風浪顛簸之苦,就能看著財富不斷增值,這要是再不投,那就真是傻子了!
而且,第一期股權認籌只有三天,包括卻不限於之罘灣附近的整個登州,可以想象,待會議結束後爭相認籌的火爆場面。
徐澤沒管下面興奮的眾鄉紳,接著丟擲第二個訊息。
二是經太尉府批准,登州刀魚巡檢司編制擴大。
新的大海船即將到編,擴編後的巡檢司不僅需要大量熟練船工,還需要通文墨、有膽識的有志青年,歡迎各鄉紳族中子弟前來面試。
大宋文教昌盛,知識下沉,但真正的精英人才還是多出自脫產的地主鄉紳之家。
每日都為生計奔波勞累的貧苦百姓,不僅沒時間安心讀書,更沒精力思考人生和治國理政之理,真正能走出來的無不是天才,以徐澤目前的實力,還謀不到。
各鄉紳族中子弟眾多,必然會分遠近親疏,永遠都無法讓所有人分配到足夠的科舉資源,總有一些人只能選擇為吏,甚至是賬房、管事等更低一層的營生。
受限於眼界和膽量,這些鄉紳無法猜不到徐澤的真實想法的,但這並不妨礙他們透過一年的接觸,認識到這位官老爺絕對前途遠大,現在這麼好的機會擺在眼前,還不主動靠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