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劉青雨覺得他們剛開始的第一次體驗的時候,真不一定是演的。

那種感覺真的是下意識的。

卡影首映的成功無疑是證明了他眼光不錯。

必須承認沒有這幾張質量奇高的卡牌就沒有首映這麼好的成績。

無論是卡牌的氛圍與驚懼感,還是其附帶的幻境那種真實感,都顯示出來制卡師不俗的筆力和基本功。

也因此給劇情進行了高度的加分,把觀眾與卡影的共鳴提升到了最大化。

那種相同的緊張,對於未知的恐懼,已經絕境生還的喜悅。

在此之前。

劉青雨想要的就是這種開局能將觀眾“代入”進去的卡牌,《黃泉蛤蟆》或者說《青蛙王子》無疑成為了將觀眾帶入進去的最佳選擇。

顯然,此刻的結果證明他的選擇沒有錯,來自黑土大師的《青蛙王子》無疑成功的勝任了這項工作。

就在這時,劉青雨的個人終端響了起來,是老闆的通訊。

“乾的不錯。”

接通之後就是一句誇讚。

“多虧了老闆的栽培。”劉青雨日常拍馬。

“我栽培了個屁。”終端那邊笑罵道,顯然老闆的心情也非常好:“剛剛最大的投資方那邊給我打電話了,嗯,這次的卡影的確不錯,他們也希望你能再創輝煌。”

“對了,你用的那幾張卡牌的制卡師,水平都不錯,刻畫幻境的功底都非常強,看看有沒有辦法給挖過來,咱們卡影公司最需要的就是這種,尤其是第一個幻境。”

“黃泉蛤蟆?”

“對,小張那邊要拍怪獸卡影,你們卡影裡後面出現的那隻大蛤蟆,看起來真不錯!不像什麼正經的寵獸,挺像怪獸的。”

“嗯……”

“老闆,那人家一個制卡師,咱挖不過來咋辦?制卡師一般不缺錢啊。”

“沒事,挖不來,下次有專案也可以繼續找他。”

“那老闆,上次您說的卡牌時效買斷費太貴,財務這邊不知道您啥意思,卡了我……”

“行,你直接去財務那,我打個電話……”

任何行業都是成績說話的。

在《無限驚懼》成績沒有出來的時候,所有人內心都在打著鼓,畢竟投資過於巨大,雖然說沒人會違約,終究會把錢往後壓一壓,支付的晚就是在給自己省錢。

只是現在。

《無限驚懼》怎麼看都是要火的節奏,這種情況下總負責人劉青雨幾乎是導演的地位,一個能掙大錢的導演,這對公司,對於投資方來講,他的地位都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