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曉娥的父親去港城了,因為是為國家辦事,自身又有關係,所以走的明路,以商業交流的名義去的。

不過這樣也好,如果只依靠他自己的關係,過去肯定沒問題,就是有點不夠光明正大,容易給人留下把柄。

何雨柱與婁曉娥也都上班了,除了婁曉娥偶爾要去陪她母親住一晚,讓何雨柱有點腹誹,其他的還算平靜。

不過四合院裡卻有點不太平靜,從過完年開始,上山下鄉的風聲就傳下來了。

訊息傳的有鼻子有眼的,說是每家最多可以留下一個待業青年,其餘待業的知識青年都要到廣大農村去插隊,協助農村生產,接受勞動再教育。

於是有家人符合下鄉條件的,就趕緊找門路,看看能不能在動員令下來以前,把工作安排了。

不過廠裡面基本上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想進廠哪裡有那麼容易。

而這些人中三大爺屬於最著急的,他家三兒一女四個孩子,只有老大有工作了,其餘三個都沒有工作。

要是按傳下來的訊息算,他家最少要有兩個下鄉插隊的。

這還是按最好的情況算。

下傳的訊息可是說了,是動員所有的待業知識青年去農村,只是說可以留一個,但是沒說絕對可以留一個。

他自己也只是一個小學老師,人情關係除了學校的老師,也就是四合院裡的人了。

學校裡就不用想了,只需要那麼多人,除非三大爺自己退下來的,讓兒子接班,其他的就不用想了。

就他那自私的性格,自然不會捨得把自己的工作讓給兒子。

學校那裡走不通,三大爺只好把視線投到四合院裡來。

把四合院裡的人考慮一遍,發現也只有傻柱大小算個領導,雖然這個領導是管食堂的。

不過多少有點小權利不是!

拉泔水的秦京茹不就是他招進廠的嗎!

想到秦京茹,三大爺更是打定了主意。

晚上的時候,估摸著傻柱家差不多該做好飯了,就帶了兩把花生米去了。

“傻柱,你三大爺我帶了花生米,咱爺倆喝點?哎呦,還是炒的香腸燉白菜啊!嗬,還有一大盤子炒雞蛋,這伙食,槓槓的!”

又轉身和老太太打招呼:“老太太也在呢,我找傻柱喝酒,順便商量點事!”

何雨柱啼笑皆非,這院裡也就三大爺能幹出這事來,飯點的時候,隨便帶一點吃的,就湊到人家飯桌上了,不吃飽絕對不離桌。

不過家裡也不差他吃的這一點,自然是不在乎的。

從櫃子裡拿出一瓶二鍋頭,一塊錢左右的那種:“那就喝點!”

“喝點!天冷,喝點暖和!”

碰了兩次杯,何雨柱問:“三大爺,你剛才不是說找我有事嗎,啥事啊!”

“也沒有什麼大事,你也知道,三大爺家幾個孩子只有老大有工作,其他三個還在家遊手好閒呢!”

何雨柱點點頭,表示知道這事,倒是沒想到和自己有什麼關係。

又喝了一口,三大爺急忙夾菜,目的明確,只夾香腸和雞蛋!

何雨柱家四個人沒有他一個人吃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