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紅旗和蒙古人只所以在明軍的鳥銃面前吃了大虧,除了新式的遂發槍,朱慈烺改進了彈丸和增加了火藥的威力之外,另一個關鍵因素是紙包彈。

過去,火繩槍時代,一個合格的鳥銃兵從裝引藥、裝火藥、裝彈到擊發,一共十幾道程式,前後需要一分鐘的時間,現在步驟簡化到五六步,最多隻需要三十秒鐘,效率提高了一倍,換句話說,一個鳥銃兵的擊發效率,等於過去的兩個人。

加上精武營鳥銃兵的數量,遠遠超過噶達渾的想象,他被打的猝不及防、落花流水,最後身死疆場也就不奇怪了。

不過並非沒有憂慮。

遂發槍對三重鐵甲的有效殺傷距離是六十步,最佳是五十步,而六十步的距離,騎兵一個急衝就可以到,噶達渾率領的騎兵不多,只一千人,鳥銃兵有六百,六百對他一千,數量不吃虧。如果對方騎兵是兩千,或者三千,然後不顧死傷,連續不停的衝鋒,六百鳥銃兵以遂發槍三十秒一發的裝填射擊速度,根本壓制不住。最後的結果必然是有大批的建虜重甲騎兵衝到陣前,和明軍展開近身肉搏。

即便有一人高的長盾和密集長槍,即便有手榴彈,但以建虜的悍勇和重甲保護,最後的勝利天平,未必就會傾向大明。

當然了,大明人多,這種人命換人命、精銳換精銳的血戰,一場大戰役下來,就足以令建虜亡國。

但精武營是朱慈烺的心血,是他盪滌天下、重整江山的基石,非到必要,就算是建虜想換,他也未必會同意呢。

另外,建虜騎兵在衝鋒的同時,會不停的傾射箭雨,長盾兵和長槍兵都是靜止的,前後左右都有同袍鎧甲的保護,防禦力比較好,鳥銃兵卻一直在運動,前近射擊,後退裝彈,進退之間缺乏保護,就剛才的交鋒看,倒在建虜箭雨之下的,八成都是鳥銃手。

這兩點,都需要改進。

最後,親眼目睹正紅旗精銳騎兵的衝鋒,朱慈烺對八旗兵的戰力,有了一個比較直觀的認識。

從一開始,朱慈烺就不敢對八旗兵有任何的小視,十萬不到的八旗兵,最後能裹挾著漢軍旗和蒙古旗,加上一些雜牌漢奸兵,就席捲了大明的天下,靠的絕不是僥倖,在這個時代裡,在東亞這片區域裡,能和八旗鐵騎正面抗衡的部隊,還沒有誕生。

即便有了遂發槍,在殘酷訓練下,有了一支能打硬仗的精武營,面對建虜八旗時,也要萬分小心。

李巖有句話說的是對的,李自成可以敗,八旗兵也可以敗,但他朱慈烺不能敗。

一旦敗了,原本就對他領兵有所不滿的朝臣,必然會群起攻擊,“請”他回宮讀書,專職學習治國理政之能。

就現在的朝局,他不敢保證父皇不會改變心意。

————————————此為防盜版,正式內容請十五分鐘後重新整理,如果是半夜,請凌晨重新整理,對造成的不便,深深表示歉意。

太子處置劉澤清,未修改版。

王永吉額頭有汗:“回殿下,他二人都在,不過是不是回到官署再問訊他們?大街之上,不宜久留啊殿下。”

“張勝,姚文昌!”

朱慈烺立刻叫出兩位指揮使對質。

兩人都是滿頭大汗,跪在太子面前如同是洗澡。

“聽好了,本宮只問一次,但有一字虛言,必嚴懲不貸。李青山冒功,究竟怎麼回事?”朱慈烺俯視他們,冷冷問。

張勝,姚文昌雖然是劉澤清的死黨,但在帶天出征的太子面前,卻也不敢撒謊,不然就是“欺君”之罪,何況當日知道真相的人極多,他們不說,自有他人會說,於是兩人不敢隱瞞,一五一十的將當日真相說了出來。當日,李澤清帶兵圍攻梁山,不想卻走了李青山,劉澤清覺得沒有面子,於是勾結軍中將領,將李浩然生擒李青山的功勞掠為己功。

不過張勝和姚文昌卻竭力撇清跟李浩然之死的關係。

當兩人自白時,同樣跪在地上的劉澤清面無死灰,他知道,自己今日肯定是逃不過了。這個總兵,肯定是丟了,幸好李浩然之死他做的漂亮,只要他咬死不承認,太子找不到證據,最多就是罷職,等過了這個風口,他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一匹快馬疾馳而來,到了太子身邊小聲而報,卻是中軍官佟定方。

原來精武營兩個把總隊已經悄無聲音將劉澤清的五百親兵堵在了城門口不遠處的一片空地上。如果劉澤清的親兵隊膽敢作亂,立刻就可以絞殺。

一切安排妥當,朱慈烺冷冷看向劉澤清。

“劉澤清,你知罪麼?”

事到如今,劉澤清不能不認了,他一咬牙,重重叩首:“臣一時豬油蒙了心,搶了李浩然的功勞,臣有罪,臣該死。但臣絕沒有派人殺害李浩然!”

都見到棺材板了,居然還嘴硬,朱慈烺心中冷笑,聲音冷冷道:“劉澤清虛報戰功,欺騙朝廷,著立刻拿下,押入軍中候審!”

聽到此,劉澤清大吃一驚:“殿下,臣是陛下任命的總兵,你不能這樣對臣啊……”

他以為就是降職,最多就是撤職,想不到太子居然要將他拿下。

武襄左衛早已經一擁而上,將他打翻在地,剝去甲冑,結結實實的捆了起來。

跟在劉澤清身邊的副將鄭隆芳見事不妙,想要悄悄溜走,也被武襄左衛按倒在地捆了起來。

山東文武都看的目瞪口呆,太子出手居然如此果決,一點轉圜的機會都不給。巡撫王永吉連忙上前,慌張道:“劉澤清雖然有罪,但還是應該交給有司處置,何況申氏所言只是一面之詞,尚沒有其他佐證,劉澤清一鎮總兵,干係重大,一旦有變就悔之莫及了,望殿下三思啊!”

朱慈烺當然明白王永吉的意思,劉澤清是總兵,在軍中盤踞多年,不說手下的親兵,就是副將參將也都是他的親信,冒然拿下劉澤清,萬一那些副將參將們不服,帶兵譁變,山東不就亂了嗎?

身為巡撫,王永吉擔心山東的安定,想要圓融處理,並沒有錯。

但太子卻彷彿沒有聽見,轉頭對田守信說道:“去跟劉澤清的親兵傳令,令他們放下武器,繳械投降,但有反抗者,以謀逆論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