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人?”蒙古騎兵呼嗬著。

三個年輕夜不收都是臉色發白,右手本能的握住了馬鞍下的短弩。

董朝甫卻是不慌不忙,縱馬迎了上去,舉起手中的腰牌,用蒙古語大聲的交涉。

有董朝甫手中的腰牌和沉著的應對,加上蒙古人一向馬虎鬆散,這裡又不是雙方偵騎經過出沒的地點,因此在詢問了兩句,董朝甫對答如流之後,他們便相信了董朝甫等人的身份,縱馬離開,繼續向長城逼近。

三個年輕夜不收在心裡長長鬆了一口氣,雖然表面上沉默,但看向董朝甫的眼神卻都有猶豫,像是在說:太危險了,參戎,我們回去吧。

董朝甫看出了部下的心思,馬鞭向前一指,老臉如水的說:“前面就是青龍河,我們一望就回!”

兩個時辰後,中午時分,他們來到一處叫“湯兔右”的地方,這裡距離青龍河,已經不足三里地了。

董朝甫尋了一個高處勒住戰馬,小心翼翼地從懷中抽出一根單筒,拉長了,向青龍河的方向望去這是太子殿下送給他的千里鏡,但他平常很少使用,他還是更相信自己眼睛的直接觀看,而不是透過這個單筒。

三里之處,已經微微泛黃的綠色原野中,一條彎曲的河流正靜靜流淌,宛如橫亙在草原上的一條絲帶。

而在這條絲帶的兩邊,有不少的蒙古騎兵正在飲馬或者是洗馬,但更多的蒙古騎兵卻是經過青龍河,正在向西面進發,人頭攢動,千軍萬馬,旗幟從西到東,綿連數里……

董朝甫臉色大變。

張家口外。

林格爾部。

“什麼,三天之內?”

寶利德新接到建虜命令,原本是十月初十,但現在卻是勒令兩天之內必須趕到豐寧。

“是的。”傳令的使者冷冷:“但使晚了一刻,或者是人馬不夠,你就等著接受大清皇帝的責罰吧!”

使者說完就轉身離開大帳,急急到下一個地方去傳令。

寶利德依然保持單膝下跪的姿勢,人微微有點呆,額頭冒出了絲絲的冷汗,心說:乖乖,我傳給明國的,好像是假情報啊。

想要更改,但梁以樟他們卻早已經離開。

……

青龍河邊。

董朝甫的額頭同樣冒出了冷汗,眼前的景象令他震驚,蒙古大軍正在向西行軍,不用問,他們的目標,一定是大明長城,在這之前,他的預判和得到的訊息,都是建虜可能在十一月入塞大明,到想不到蒙古人現在就已經動了起來,雖然沒有見到建虜騎兵和建虜旗幟,但董朝甫相信,他們一定就在不遠處,因為只憑蒙古人的能量,是沒有辦法單獨寇邊入塞的。

幸虧有千里鏡,不然他是沒有辦法近前觀看的,在蒙古大軍行軍的兩側,三里之內,到處都是蒙古偵騎。

“筆墨,鴿子!”

董朝甫收了千里鏡,朝三個年輕夜不收道。

帶著鴿子籠的劉渠立刻解下鴿子籠,掀開黑布罩子,開啟籠子,探手將鴿子從籠中取出,而另一個年輕夜不收則是從懷中取出筆墨和短紙,董朝甫接過了,以手掌為案,提筆刷刷而寫:急報,蒙古大軍經過青龍河,往西而去,人數在萬人以上,極有可能會犯我邊關……

一連寫了兩份,寫完後捲起來,小心捆到兩隻鴿子的腿上。

感謝“不愛會怎樣、海餅乾家、cylove521”的打賞,謝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