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軍規漏洞(第1/2頁)
章節報錯
說道最後,李巖的聲音變的沉重,眼神也有點黯然,就好像是他想到了什麼往事。
李湘雲轉回頭,盯著李巖的臉,脆生生地說道:“你告訴朱家太子,我殺建虜奸細,不是為了他,用不著他的謝!至於轉告我義父和我哥哥的話,我想說就說,不想說就不說,他管不著我,如果他不願意,現在就可以殺了我!”
李巖臉上微微露出苦笑:“你的心思我理解,因為最初開封之敗,淪為階下囚時,我和你的想法,完全一樣。”
“你還有臉提開封?”李湘雲怒。
李巖肅然:“為什麼不能提?當日如果闖帥能聽從李某的建議,,早從開封撤軍,又怎會有開封之敗?”
“因為闖帥沒有聽你的,所以你就叛了他?”李湘雲冷笑。
李巖搖頭:“不,不是因為這個……”
“那是因為什麼?”李湘雲道:“闖營軍中,我最敬仰的就是你,所以我最不能相信,你居然會投降朝廷,成為狗朝廷的人!”
李巖又低頭沉默了一下,然後抬頭,緩緩道:“你知道當初李某為什麼要造反嗎?人們都說,我是被抓進了大牢,判了死刑,不得不反,但並不是這樣的,我李家世代都是讀書人,忠義廉恥是我家的根本,縱使被朝廷所殺,變成一個枉死鬼,也比揹負上不忠不孝的叛逆之名要強的多。所以當初李某毅然決然,投身闖營,並不是為了自己這一條性命。”
李湘雲好奇了,凝神聽李巖往下說。
“官場腐敗,貪墨橫行,民不聊生,而朝廷不但不加賑濟,反而變本加厲的盤剝,遼餉,匪餉,各種名目的賦稅,一加再加,以至於流民四起,戰亂不斷。即便如此,卻依然不能令朝廷改變心意,重視民生,除了殘酷鎮壓,再無其他的對策。”
“而兵不如匪,匪過如梳,兵過如篦,官過如剃。百姓已經無活路。”
“那些有錢人,大地主,不但不用向國家繳納賦稅,反而趁機兼併土地,壓榨良善百姓,尤其以河南的福王最為代表,身為親貴,不但不知道為朝廷分憂,反而趁機大發國難財,每日裡花天酒地,寧可錢財堆積如山,也絕不出資賑濟災民,正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啊。”
“煌煌大明天下,已經是餓殍遍野,十室九空,但朝廷卻熟視無睹,繼續效忠這樣的朝廷,又有什麼意義呢?再把忠義廉恥,交給這樣的朝廷,豈不是助紂為虐?”
“所以,李某反了。”
李湘雲聽的有點激動,忍不住問道:“那你現在為什麼變了?”
“因為……現在的朝廷,已經變了。”李巖臉色肅然,說的無比認真。
“哪裡變了?”李湘雲不服。
“廢遼餉,革鹽政,體恤百姓,賑濟災民,河南福王和陝西秦王的土地,全部分給流離失所的災民,以工代賑,修建道路和水利……”
李巖聲音緩慢而清楚,而這一兩年的大明天下的變化,簡單的梳理了一遍,最後,他肅然道:“李某當年只所以反,乃是因為朝廷不是朝廷,百姓不是百姓,當日兵敗被俘,也已經做好了被殺頭的準備,但太子殿下仁厚,即便我罪大惡極,也沒有將我付之極刑,這一年來,我在軍中看到很多,也知道了很多我過去不知道的事情,很多令我大開眼界,也令我重新認識現在的朝廷和我大明朝的天下。”
“用無數滾滾落地的人頭,換一個新天下,是李某當日的心願,但現在李某卻醒悟,當日的想法是多麼的幼稚,闖帥真的是一個值得輔佐,能坐天下的人中龍鳳嗎?當日我參加的闖營,真是一支義軍嗎?不,都不是,比之當今陛下和太子,闖帥差的太遠太遠,繼續跟隨闖帥,只會製造更多的罪惡,而不是能迎來一個清明天下。”
“李某當日決定造反,乃是因為官員暴虐,百姓沒有生路。既然朝廷已經有改善,李某又何必再做那人頭滾滾落地的惡事?”
“更何況,遼東建虜虎視眈眈,從崇禎二年到現在,已經數次入塞,燒殺搶掠,擄掠我大明百姓,所過之處,狼煙滾滾,生靈塗炭,闖營和獻營鬧的越是厲害,朝廷越需要分兵,能對抗建虜入塞的兵馬和錢糧就會越少,大明百姓受害就會越深,李某身為漢人,豈能再做這種親痛仇快的事情?”
“所以,李某決意歸順朝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以贖當日造成的一些罪過。”
李巖的話說完了。
李湘雲聽的有點呆,以至於李巖最後說了一句什麼,轉身離開,她都沒有聽到。
雖然李巖的人已經走了,但他的聲音卻好像還在殿中久久傳蕩。
如果沒有玉田的經歷,沒有親眼見過建虜的暴虐,對李巖的話,李湘雲是一個字也不會相信的,在她心目中,官府才是最可惡、最不應該存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機構。尤其朱家朝廷任命的那些大官,沒有一個是好人,根本不管百姓的死活,甚至說出過百姓們即便餓死,也不應該造反的荒唐話。
說他們是狗官,一點都不為過。
而朱家皇帝和太子自然也不會是什麼好人,甚至是罪惡的來源。
因此,但遇到朱家太子時,李湘雲毫不猶豫的選擇了行刺,對她來說,殺掉朱家太子,勝過殺掉一萬個萬兵,雖然最後失敗了,但她毫不後悔,如果有機會,她還會繼續做同樣的事。
但玉田之戰,卻讓李湘雲的心思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不只是因為在玉田之戰中,她見識到了建虜的兇殘和暴虐,而是她第一次見到了一支紀律嚴明,不騷擾百姓,反而處處幫助百姓的官軍。就她和黎叔兩個平民百姓的裝扮,官軍放他們進城,救他們一命已經不錯了,豈會在其後的一個月裡,繼續為他們療傷,並提供一定的食宿?
朱家太子的京營,好像和其他官軍不一樣,這一點,李湘雲在開封時就有感覺,在玉田時就更加強烈了,不只是因為京營戰力更強,更因為京營對百姓的秋毫無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