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路振飛(第2/2頁)
章節報錯
“臣是崇禎元年的進士,自為官以來,兢兢業業,雖然臣確實收了一些不該收的銀子,壞了名節,但臣捫心自問,自以對得住朝廷的任命,臣在天津四年,天津兵事雖然難稱振作,但卻也沒有頹敗,若是有戰事,津兵還是有一戰能力的,臣對朝廷忠心耿耿,所以臣不平啊,婁光先和楊維翰兩人的惡狀,殿下為什麼一定要牽連到臣的身上?臣是哪裡做的不對啊,若是殿下能夠告知,就算是死,臣也無憾了……”原毓宗道。
不管是破罐子破摔,還是要死個明白,原毓宗還是有一定膽氣的,也怪不得他在崇禎十七年能籠絡重將,控制住天津。
“大膽!”
唐亮怒。
一個罪臣,居然向太子發問,簡直反了。
朱慈烺卻抬起右手,阻止了唐亮的呵斥,目光緩緩掃過跪在樓中的三人罪臣,沉思了一下,緩緩道:“不止是原毓宗,想必你們二人心中也有同樣的不平,為什麼我們只是做了大部分武將都在做的事情,佔空額,吃空餉,貪圖享樂,他們都沒有事,我們卻這麼倒黴被太子撞上了?這就好像是隔牆扔磚,被砸中的人只是運氣不好而已,並不表示那些沒被砸中的人更清白……”
張鳳翔捻著鬍鬚靜聽,越想越覺得,太子“隔牆扔磚”的比喻實在是太妙,太貼切了。
天下貪官那麼多,只要制度不改,不堵上貪墨的漏洞,被抓到的,永遠都只能用運氣兩字來解釋。
“但本宮要和你們說,天理昭昭,報應不爽,你們自認倒黴也罷,不平也罷,歸根結底,是在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那些人現在沒有被抓到,並不表示以後不會被抓到。終有一天,會輪到他們的,也終有一天,我大明朝的貪官汙吏會銷聲匿跡,佔空額,吃空餉不再會是常態,清廉勤政有操守,成為我大明官員的主流……”朱慈烺的聲音飄的很遠,像是在說一個信念,又像是在說一個理想。
“殿下說的太好了。”張鳳翔激動的站起,深深行禮。
朱慈烺點點頭,目光望向原毓宗:“讓他畫押,帶下去吧。”
原來,剛才原毓宗所說,一直都有文書在記錄,此時聽到太子的命令,立刻拿著供詞上前,令原毓宗畫押,原毓宗倒也沒有頑抗,老老實實的畫了押,臨了他顫抖的說道:“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鳥之將亡其鳴也哀,就容罪臣說最後一句話吧,殿下雖然是國本儲君,但卻也不能不遵我大明的律法,罪臣固然有罪,但罪臣身為一方巡撫,未經三法司審判,也未有陛下的聖旨,殿下就令人抄了罪臣的家,實在是與我大明律法不符啊。罪臣死不足惜,但請殿下以後三思而行,再不可行此大膽之事……”
說罷,跪伏在地。
朱慈烺微微點頭:“都到這個時候了,你還能說出這些話,倒也有些膽氣,可惜啊,你忠心不足,三心二意,所以我無法用你,另外說一句,本宮並沒有令人抄你的家,不過是將你的管家叫來一問……”
“啊?”
聽到此,原毓宗發出了一聲痛悔的大叫早知如此,他就不必這麼快就承認了,說不得在獄中待上幾天,頑固到底,轉移財產,裡外活動一番,花一些銀子,就能獲得輕罪,甚至是無罪,雖然當官不可能了,起碼能當一個富翁,但現在他已經畫押,再想到翻供就難了……
武襄左衛將原毓宗三人帶下。
張鳳翔猶豫了很久,這時終於可以說話了:“殿下,原毓宗畢竟是天津巡撫,此事還要慎重啊。”
朱慈烺淡淡道:“少司馬的擔憂,本宮明白,原毓宗的處置,本宮沒有權利插手,也不會插手,一應證據都交給刑部,最後如何懲處,由陛下聖裁。”
張鳳翔這才放心。
“但原毓宗的巡撫職務,肯定是不能履行了,因此我希望少司馬能暫時留在天津,署理天津事務,等朝廷和內閣有了旨意,少司馬再離開天津。”朱慈烺道。
張鳳翔起身行禮,深深一鞠:“臣明白了。”
這一日,天已經晚了,肯定是趕不到大沽口,於是朱慈烺就在天津多住了一晚,同時將天津之事寫成奏疏,令塘馬急急送到京師去,在奏疏中,朱慈烺除了詳細講述天津查弊的經過,同時也指出,天津位置重要,未來天津水師重建之後,又要歸天津巡撫節制,因此天津巡撫非用一個剛正知兵的人選不可這也是朱慈烺必須要擼掉原毓宗的另一個原因,原毓宗不忠,又沒有大能,佔著天津巡撫的位置,有貽誤戰機的可能,甚至有可能會是一個定時炸彈,因為有野史記載,原毓宗是陝西蒲城縣人,和李自成是老鄉,兩人早有勾結,李自成派他到天津做內應的,所以在崇禎十七年,他才會迅速反應,扯起“順”大旗,佔了天津,這種說法,朱慈烺不是太相信,今世也沒有找到證據,不過還是要防備,因此原毓宗不能留。
至於天津巡撫的具體人選,朱慈烺並沒有推薦這是崇禎帝的權力,除非是崇禎帝詢問,否則他不可主動提。
朱慈烺心中有人選嗎?
還真有。
那就是現任光祿寺少卿路振飛。
路振飛,字皓月,又字見白,邯鄲市曲周縣東關人,天啟五年進士,崇禎十七年,甲申之變時,路振飛剛剛接替史可法,成為漕運總督,面對天下危局,他不但擊退了李自成對兩淮的侵擾,保兩淮安穩,接納北方逃到兩淮的藩王和大臣,顯示了相當的軍士能力,而且致書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謂“倫序當在福王,宜早定社稷主”,可惜,史可法沒有聽從。
馬士英成為首輔,用親信(貪官)田仰代替路振飛。
其時,路振飛亦遭母喪,家無可歸,亦無官職,只能流寓蘇州。
路振飛之後,繼任的田仰無德無能,兩淮頹廢,清軍來犯之時,毫無抵抗能力,一潰千里。揚州史可法被圍,其時田仰尚有兵馬八千,不救。揚州陷落,棄淮安入海。其後降清,但被清軍坑殺。
馬士英最後沒有降清(有一種說服,清廷不准他降,降也是死)”,保住了氣節,但就其用人來說,只知道任人唯親,大肆收賄,將南明政事攪的一塌糊塗,南明敗亡,馬士英負有很大的責任,路振飛的使用就是一個明證,如果繼續使用路振飛,兩淮必不至於這麼快就頹廢,兩淮有所作為,也就等於是為南明爭取到了時間了,但可惜啊,能臣不得用。
這一世,朱慈烺會想辦法重用路振飛,天津巡撫就是眼下就合適的一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