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成功(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必須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銀子,戶部可以給,但兩個鹽場,戶部卻不能交。
周延儒看了傅永淳一眼。
傅永淳能被起用,重新被任命為戶部尚書,乃是他竭力舉薦,上下活動的結果,面對他的眼色,傅永淳不敢不從,只能硬著頭皮,邁步走出,準備對太子的提議提出反對反對太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止傅永淳,殿中所有官員的的心中都會有掙扎。畢竟太子是未來的皇帝,而且太子的建議都是合情合理,並沒有逾越和荒誕之處,他們竭力反對,並不能為他們賺來清名,何況開封之戰和擊退建虜之後,很多百姓已經將大明太子視為神人,這種情勢下反對太子,就更是有相當大的壓力了。
傅永淳剛要邁步,就見一個站在他前列的緋袍大員已經走了出來,到了殿中,向御座上的崇禎帝行禮:“陛下,將長蘆鹽場和河東鹽場交與內廷,由內廷全權負責京營的軍餉,戶部和兵部負責各處軍鎮,就眼下的局勢來說,不失為一個良策,臣……贊同。”
卻是四輔蔣德璟。
蔣德璟是輔臣,他的贊同有極大的象徵意義。
首輔周延儒臉色不變,但心中卻不免有些惱怒,蔣中葆你是幹什麼?難道你沒有看出太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嗎?你真想讓太子的鹽政擾亂整個江南嗎?
再者,你身為輔臣,豈可輕易表態?
隨即又恍然,太子一定事先和蔣德璟打過招呼,所以蔣德璟才會站出,明白了這一點,心中惱怒更多,側頭看了一眼次輔陳演,陳演也是驚訝,他沒有想到蔣德璟會站出去支援蔣德璟是福建泉州人,雖然和鹽商打交道不多,但卻也應該知道鹽政改革的不易,和一旦改革可能會掀起的軒然大波。
在周延儒和陳演驚訝的同時,朱慈烺卻是暗暗鬆了一口氣,蔣德璟同意,那些反對的東林言官怕是會重新冷靜思考,失去了東林言官,剩下的人再反對也掀不起什麼大浪了。而蔣德璟能同意,都是吳甡說服之功啊。
而不管周延儒內心多麼反對,只要形成大勢,周延儒就絕不敢跳出來,公然唱反調。
……
朝議結束,最終決定,長蘆和河東兩地的鹽場,從今年起,不再歸戶部,而是由內廷來管理,而戶部不再向軍營撥付餉銀,雖然猶有一些反對聲,但太子的這項提議,終究是獲得了透過朝臣沒有大的異議,崇禎帝自然也樂意將兩個鹽場的鹽稅納入內廷。
散朝後,朝臣們心思各異的離開,而乾清宮裡,崇禎帝的心思同樣也很複雜,等進了暖閣,在案後坐下,他望著太子,冷冷道:“折騰了一個早上,你到底想幹什麼?”
對崇禎帝,朱慈烺不隱瞞,也知道瞞不住,於是直接道:“回父皇,兒臣以為,自神宗皇帝后,鹽稅年年減少,從兩百萬降到了一百多萬,其中並非全是天災,怕也有人禍在其中,此番正可以藉機調查一下,看鹽場究竟有多少利潤,而朝廷每年又少收了多少?”
崇禎帝面無表情:“這朕知道,朕問的是,一旦鹽政有所波動,兩淮的奸商又罷市,你要如何應對?”
“奸商罷市,不過是因為我朝鹽法固定了各鹽場的銷售區域,兩淮鹽運受阻,那些吃兩淮鹽的州縣就斷了來源,民心波動,但如果加大河東和長蘆的產量,預先做好準備,到時就不怕那些奸商罷市,朝廷自然也就不必再受他們的要挾了。”朱慈烺道。
崇禎帝臉色一沉:“你想的簡單,兩淮鹽場佔我大明的七成,河東和長蘆的鹽場加起來也不足兩淮鹽場的三分之一,就算你加大產量,又能加大多少?兩淮鹽運一旦受阻,又豈是河東和長蘆兩地鹽場能抵上的?”
“父皇勿憂,兒臣有辦法抬高產量,”朱慈烺笑:“雖然不一定能比上兩淮,但有它一半卻是沒有問題的。”
“什麼辦法?”崇禎帝好奇了。
朱慈烺將自己的想法簡略一說。
崇禎帝聽罷卻是一臉懷疑,對兒子的辦法,他並不是太相信。
“兒臣的想法要能實現,還需要能臣相助。”最後,朱慈烺道。
“你想用誰?”崇禎帝問。
“戶部給事中,剛剛查鹽歸來的左懋第,兒臣想用他做河間鹽運司滄州分司的主事。”朱慈烺道。
崇禎帝明白了,左懋第查鹽歸來,雖然沒有能釐清兩淮鹽政,但對兩淮鹽政的弊端,想必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加上左懋第為官剛正清廉,做河間鹽運使,其實挺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