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蒙古俘虜(第1/2頁)
章節報錯
感謝“二當家的葡萄”的百元大賞,謝謝~~
——————
阿巴泰不敢隱瞞,回道:“殿下睿智,確實如此。”
朱慈烺望向他,意有所指:“你如果能坦誠相告,而不是遮遮掩掩,未必就不能挪到這城中的某處道觀甚至是王府。”
阿巴泰臉色大變,急忙又跪倒:“罪民已經將知道的全都說了。但事情太多,難免有遺漏,但請殿下提點,罪民必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阿巴泰的漢文水平不錯,又急於求生,因此話說的非常中聽。
朱慈烺向後一擺手,立刻,一名錦衣衛端著一個木盤,進入牢房中,木盤裡有筆墨,還有一些信箋,而在第一張的信箋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字,那是朱慈烺想到知道的,但阿巴泰並沒有交代的,關於遼東的一些軍情和政情比如,遼東半島,靠海的一邊防禦如何?有多少兵馬,多少炮臺,水軍船隻有多少?守將都是誰。這是未來偷襲遼東半島的必備。還有,建虜每年的需要的糧鐵棉布,有多少自產,又多少是從大明或者是朝鮮劫掠?虜酋黃太吉身體如何,代善和黃太吉之間有沒有心結?各個建虜將領之中又有什麼矛盾?八旗之間相互又有什麼競爭和不滿?建虜將領中,誰勇猛,誰多智?如果建虜明年再入塞,兵馬配置會如何?留守的將領又會是誰?
每一個問題都是關鍵。
錦衣衛將木盤送到阿巴泰面前。
阿巴泰接住了。
“當初你投降之時,本宮就保你不死,不過並不能保你享有尊嚴和優渥的生活,現在只要你如實回答本宮寫下的那些問題,本宮立刻就可以給你換一個居所,雖比不上你在瀋陽的王爺生活,但卻也足夠你體面了。哦,還有你的兩個兒子,本宮也會一併照顧。”
朱慈烺道。
人在矮簷下,不得不低頭,顧不上看明國太子都寫了什麼問題,阿巴泰只能謝恩:“謝殿下,但凡罪民知道,罪民必如實交代。”
朱慈烺點頭:“還有,你要寫兩封信,一封寫給黃太吉,求他救你,第二封寫給代善,求他懇請黃太吉救你。記著,要寫得動容一點,只說兄弟情感,不說軍政。”
阿巴泰臉色發苦。
到現在為止,他還不知道“換俘”之事,他以為自己投降以後,會被明國圈養起來,就像過去投降的女真或者蒙古首領一樣,成一富家翁,說不得某一日還有重歸遼東的可能,但沒有想到,明國太子居然要他寫“救命信”。
建虜尚武,以勇士和勇氣為第一,他的救命信一旦發到瀋陽,傳了開來,他必被所有的族人所恥笑。兵敗被俘,已經讓他名聲掃地了,如果他再懇請黃太吉救他,那他的名聲等於是徹底的被踩在腳下,永世也難以翻身了。
像是看出了阿巴泰心中的顧忌,朱慈烺淡淡道:“不過就是五十和一百的區別,你寫了信,說不得黃太吉會願意用什麼東西將你換回去呢。北京再好,在你心中,怕也是好不過瀋陽吧。”
阿巴泰不敢吱聲。
對黃太吉的心性,他太瞭解了,除非明國提出的條件無關痛癢,否則他絕對回不去的,但他是黃太吉的哥哥,明國提出的條件,又怎麼會是無關痛癢?必然是一個大清難以承接的難題,所以他心裡跟明鏡似的,明太子要他寫信,不過就是要挾黃太吉。想要盼黃太吉心慈手軟,將他換回去,那是不可能的。
但他卻不敢不從,拜一下:“罪民明白。”
朱慈烺微微點頭。
唐亮向後招手。
兩個錦衣衛快步而近,將手裡提著的飯盒囚室裡的桌子上,並且開啟了。
“聽說你喜歡吃芝麻油酥燒餅和喝酒,所以我特地給你準備了一點。”朱慈烺道。
不用他說,阿巴泰已經問到了油酥燒餅的香味。
此外還有幾道他說不出名字,但一看就知道是明國宮廷享用的好菜。
兩碗米飯,一雙精緻的筷子。
當然了,最惹他饞水的還是那一壺酒。
不問用,一定是明國宮中的御酒。
貴為貝勒,阿巴泰在遼東過的可是養尊處優的生活,何曾在囚牢中,一連一個月不見油腥,不能喝酒?明國太子在時,他還能保持矜持,等明國太子一走,他立刻撲上去,左手酒壺猛往嘴裡灌,右手抓了飯食,往嘴裡猛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