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琅是水師大才,歷史上投降滿清,助滿清收復了臺灣,這一世的這一刻,施琅還只是其叔施福麾下的一個普通將領,雖然已經嶄露頭角,深得施福的信任,但在鄭芝龍水軍集團裡,卻還沒有太大的名氣。

施福,又名施天福,字崑玉,乃是施琅的族叔,是鄭芝龍的中軍都司和心腹。

鄭森在登州組建水軍,除了拉來叔叔鄭鴻逵擔任水軍提督,也從泉州拉了不少年輕人,這其中就有施琅。倒不是鄭森對施琅多看重,而是進京面聖時,太子親口向他提過這個人,並且要他想辦法將這個人帶到登州水師,鄭森雖不明白,但對太子的命令卻是絕對遵從,回到登州後,就向老爸要人,所以很快的,施琅就成了登州水師的一員。

“令施琅到京師公幹,我想見見此人。”朱慈烺在信中寫。

……

第二日一早,朱慈烺進宮向父皇請安,呈上抄寫好的皇明祖訓,然後不等崇禎帝問,就跪在地上請罪。

案後的崇禎帝沉著臉,一邊展開皇明祖訓,一邊冷冷問:“請罪?你請的什麼罪?”

“逾越分際,擅用京營軍情司,監控京師的糧商。”朱慈烺拜伏在地。

崇禎帝頭也不抬:“為什麼要監控糧商?”

“兒臣自從辦了京惠糧行,心裡首先想的就是如何穩定京師的糧價?而要穩糧價,都必須瞭解京師物價的波動和糧商們的往來,為此,兒臣命令京營軍情司對糧商們進行了一些布控,兒臣有罪,請父皇責罰……”

崇禎帝哼了一聲:“除了糧商,還有他人嗎?”

“絕無。”朱慈烺回答的斬釘截鐵。

“軍情司的人,要如何懲處?”崇禎帝問。

“照磨蕭漢俊申斥,罰俸半年。”朱慈烺小心翼翼地回答。

崇禎帝原本緩和下去的臉色,立刻又變得嚴峻:“京師重地,除了錦衣衛,他人都沒有情搜的權力,即便是錦衣衛,也得是在朕的同意之下。這點膚淺的道理,軍情人的人難道不懂嗎?罰俸半年就想輕鬆過關?事情洩露出去,你讓朝臣們如何看待?”

“軍情司是奉兒臣命令列事,罪在兒臣,兒臣願替軍情司領罪……”朱慈烺道。

“這個罪,你頂不了!”崇禎帝卻打斷他的話,冷冷道:“著革去蕭漢俊京營軍情司照磨之職,令選他人繼任。”

朱慈烺心中發涼,但卻也沒有辦法,只能叩首:“兒臣遵旨。”

腦子裡急劇思索,如何在沒有官職的情況下,令蕭漢俊繼續領導軍情司?同時,繼任照磨又應該用誰呢?

崇禎帝臉色緩和下來:“起來吧。”

“謝父皇。”

朱慈烺起身,小心翼翼地站立,等著崇禎帝的訓斥,他知道,事情不可能就這麼過去,果然,崇禎帝從眼前的《皇明祖訓》開始講起,太祖成祖的開國建業的艱辛,寫皇明祖訓教育後人的苦心,一直到太子的本分,洋洋灑灑,講了足足半個時辰。

前世讀史的時候朱慈烺就知道,皇明祖訓是崇禎帝的盛典,崇禎帝時時用皇明祖訓警醒自己,據說崇禎帝可以將皇明祖訓倒背如流,今日一見,果然是如此。

而隨著講解的進行,崇禎帝已經完全進入到“父師”的角色裡,而朱慈烺,自然要做出合格學生的樣子……

半個時辰後,朱慈烺離開乾清宮,走出殿門時,他擦了一下額頭的汗,嘴角露出苦笑。

我這個父皇啊,本質上就是一個文人,好為人師的脾氣,比那些酸秀才們一點都不差。

想到軍情司的事,不禁又煩惱起來。

但眼下還有另一件煩惱的事情急需要處理。

……

“早去早回。”

坤寧宮,當聽到太子又要帶定王和坤興出宮,到寺廟為將士們祈福時,周後倒也沒有多想,稍微叮囑幾句之後就同意了。

而不同於往常的興奮,坤興和定王今日都是默默,尤其是定王,臉色發白,眼眶卻紅紅,好似剛剛不久又哭了一場,朱慈烺想要安慰,但又不知道該如何說起,只能歉意的點頭,但定王卻閃避開他的目光。

城東的一個優雅庭院,原本是朱慈烺為綠蘿準備的安置所,但現在卻成了屍體的停放地。

“嗚嗚……”

朱慈烺和坤興都站在院中,只有杜勳領著定王進入,很快就聽到定王斷斷續續的哭泣聲從屋中傳了出來,今日已經是臘月二十八,馬上就要過年了,京師各處,城裡城外,到處都洋溢著過年的喜慶,連屋簷上好像都站立有兩隻喜鵲,此情此景中,越發顯現出定王哭聲的悲涼……

“殿下,”佟定方輕步進入,在朱慈烺耳邊輕聲彙報。

朱慈烺聽罷皺起眉頭,想一想,對佟定方說道:“令張家玉再去一次,告訴周堪庚,最遲今天黃昏,關於整飭京師衛生的告示,必須在城中各處貼起來!再令左中允林增志去見蔣德璟,說明京師衛生的重要性和急迫性,以蔣德璟的見識,應該會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