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處置逮賦(第1/3頁)
章節報錯
刑部尚書張忻應聲而出,站到殿中,攤開早就準備好的一張長紙卷,將御史言官和各地官府回報匯總,簡略的唸了一遍。
花天酒地、在青樓一擲千金的逮賦者不但有,而且有三四位。家徒四壁,付不出逮賦的也有,所以馬嘉植和戴明說都沒有說假話。
御座上,崇禎帝臉色陰沉,對那些積欠朝廷稅賦,卻依然花天酒地的逮賦者,他心中的憤怒超過殿中的任何一個人。天知道他在宮中過的怎樣生活?袖口補了又補,御膳也是難減就減,只為省下一點可憐的銀子,但江南逮賦者卻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比他這個皇帝還奢侈。江南的稅官都是幹什麼吃的?各個官員都瞎了,聾了嗎?
雖然張忻彙報的這些情況,他早就知道,但今日聽到,心中還是忍不住湧起怒氣。
張忻繼續彙報。
對一些確實無銀,且欠賦時間五年以上的困難戶,由在地官員和御史們共同核准,進行了減免,到現在為止,刑部尚沒有發現其間有以權謀私,徇私包庇的情況,各地也沒有接到相應的訴狀。
而對於有財不付,逮賦摺合糧價超過一百兩銀子的頑固分子,各地官府和御史的處置不一,像馬嘉植就是直接查封財產,限期交納,不懼任何壓力和說服,寧波知府徐懋曙全力配合,正是在兩人的共同努力之下,寧波府才一舉收回了八成的逮賦。
寧波知府徐懋曙,或是一個可用的人才……朱慈烺記住了這個名字。
御座上,崇禎帝也在微微點頭。
和馬嘉植不同,大部分言官御史都顧忌逮賦者的後臺,一味軟處理,並不敢採取強硬手段,加上在地官府不是太配合,所以效果十分不好,逮賦者只是願意繳納少部分的逮賦,再多了就開始哭窮。
直到了十月份,為了仕途也為了尊嚴,一些御史言官不得不採取激烈手段,也開始查封財產,這其中就有兵科都給事中張縉彥,只不過南直隸的水深超過他的想象,他逮賦沒有追到多少,卻把自己送進了醫館。
除了張縉彥,還有其他御史遭到了攻擊,張忻一一說明,並要求各地嚴查嚴懲。
而江南士紳沒有束手待斃,他們對御史言官查封財產之事,非常不滿,認為御史們查封財產是“妄刑”的彈劾奏疏雪片般的飛入京師。
張忻今日要說的就是此事。他認為,御史言官銜“聖命”出京追賦,查封財產,於法有據,不是妄刑。
張忻說完就退了回去。
朝堂靜下來。
雖然崇禎帝一句話沒有說,臉色也平靜,但眾臣卻能感覺到他的沖天怒氣。不過崇禎帝終究是忍住了,環視群臣,淡淡道:“馬嘉植不徇個人私情,不懼流言,忠體為國,收回八成逮賦,賞銀五十兩,擢為都給事中。”
“謝陛下。”
馬嘉植沒有驚喜,反倒是有些惶恐,跪下來,對著崇禎帝深深叩拜。
等馬嘉植退下,周延儒輕輕咳嗽了一聲,再次出列,向御座上的崇禎帝拱手行禮:“陛下,臣以為,馬嘉植該獎,那些怠忽職守,只收到兩三成的御史給事中也應該予以重罰,”
崇禎帝不說話。
言官們相互一望,目光裡都是不滿。
周延儒只當沒看見,轉頭看向吏部尚書:“吏部什麼意見,說說吧。”
————此為防盜版,寫作不易,謀生更不易,箇中不便,望大家諒解,正式內容請十五分鐘後重新整理,如果是半夜,請凌晨重新整理,對造成的不便,再次表示深深的歉意。
太子處置劉澤清,未修改版。
王永吉額頭有汗:“回殿下,他二人都在,不過是不是回到官署再問訊他們?大街之上,不宜久留啊殿下。”
“張勝,姚文昌!”
朱慈烺立刻叫出兩位指揮使對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