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以樟抬頭看去。

只見漆黑的夜幕中,張家口堡冒起沖天的火光。火光中,依稀看見,穿著紅色甲冑的大明將士和各色八旗在城頭糾纏死戰,至死不放,而後,風助火勢,那沖天的火光從城中某一兩處迅速蔓延開來,很快,張家口全堡就都陷入了火海之中……

梁以樟滿臉是淚,忽然一撩袍角,在城頭跪下來,對著張家口而拜,口中嗚咽道:“葵宇兄……”

馬進忠,字葵宇。

老實說,從內心的最深處,梁以樟對流賊出身的馬進忠是有偏見的,但今日一戰,馬進忠死守張家口,至死不降,最後火燒張家口,不使建虜獲取一粒糧食,其精忠和悍勇,更勝過那些世家將門出身的大明將官,這一刻,梁以樟完全拋棄了他對馬進忠的成見,心中只有一句話,馬進忠,忠也……

……

張家口的大火燒了將近一夜,直到天亮時分大火才熄滅,梁以樟原本已經做好了死守來遠堡,追隨馬進忠而去的準備,但張家口之後,建虜大軍卻沒有再繼續攻擊來遠堡,等到天亮之後,梁以樟更是驚奇的發現,堡子外面的建虜大軍,竟然是全部退走了。

若不是燒成灰燼的張家口和城牆下的累累屍體就在眼前,還真讓人會懷疑,建虜大軍是否真的曾經在城下出現過?

“怎麼回事?”不止梁以樟,所有人都是驚奇。

但很快的,大家就意識到,一定是出了什麼大事。逼得建虜不得不退走。

原來,就在攻克張家口,張家口全城陷入火海,圖爾格懊惱痛恨,發誓要殺光城中守軍、以解心頭之恨的同時,一個震撼的訊息忽然傳來:張存仁的漢軍鑲藍旗連同漢蒙大軍,在宣化城下遭到了明軍精銳騎兵的夜襲,張存仁抵擋不住,已經朝張家口敗退而來。

圖爾格大吃一驚,宣化城下可是有兩萬大軍,張存仁又一向小心謹慎,怎麼可能被明軍襲營?再者,明軍精銳都在居庸關的後面,宣大一代,根本湊不出足夠的兵馬對宣化大營進行襲擊?宣化大敗又是怎麼回事?是張存仁大意,還是明軍忽然爆發出了驚人的戰力?

不管哪樣,對局勢都是巨大的改變。

而張家口已經化成灰燼,攫取軍糧的計劃已經是失敗,來遠堡雖然同屬張家口防線,但堡子裡的糧食和商戶卻比張家口差的遠,就攻下來也沒有多大意義了,相比之下,宣化之事卻是關係到全域性,因此,圖爾格不敢耽擱,即令大軍放棄攻擊來遠堡,轉而拔營,向宣化而去。

……

馬蹄如雨,通往居庸關的官道上,十幾個建虜偵騎正在拼命鞭馬,宣化大營被明軍攻破,張存仁敗退而逃的訊息,很快就送到了多鐸的面前。聽完軍報,多鐸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比之阿巴泰偏師的全軍覆沒,宣化大營的潰敗更令他憤怒和不滿,“啊!”多鐸當時就跳了起來,狂怒,目光噴火,幾乎是要擇人而噬,口中更是連罵張存仁是一個無用的狗奴才,帳中滿漢眾將跪成一片,連大氣都不敢出。

昨日殺到居庸關長城下,發現關上的明軍已經是嚴陣以待,派出偵騎探查,也沒有找到明軍防守的漏洞,從多鐸以下,所有人都明白,他們急襲居庸關,想要出其不意,攻擊居庸關的計劃已經是失敗了。在明軍嚴密防守的情況下,他們不可能強攻,為今之計,只能採用第二方案,回軍包圍宣化,伺機在宣大地區開啟局面,不然這一次入塞真的要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但多鐸剛想要撤軍,宣化大營被明軍攻破的訊息就傳來了。

多鐸如何能不怒?

“張存仁哪個狗奴才在哪?”多鐸怒問。

“張副都統聚攏兵馬,往張家口方向撤退了。”偵騎伏在地上,戰戰兢兢地回答。

“張家口……”提到張家口,多鐸怒氣更多:“張家口現在可曾攻下?”

偵騎不敢回答,就他來時的訊息,張家口的明軍還在堅守,大清的旗幟還沒有插上張家口的城頭。

“滾!”多鐸揮手。

偵騎滿頭大汗的退下。

就在所有人以為,多鐸的雷霆之怒還要繼續一陣的時候,多鐸卻忽然冷靜下來,轉頭環視眾將,咬牙切齒的道:“立刻拔營,全軍殺回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