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9章 何為上策(第3/3頁)
章節報錯
殿中沒有了其他人,多鐸說話再無顧忌,急吼吼的上前說道:“哥,令我出征吧,我一定奪回金州和旅順,將所有尼坎都趕下海!”
多爾袞不理會,目光看向洪承疇:“先生以為呢?”
剛才殿議之時,洪承疇一直默默,多爾袞知道,他一定是有不同的意見。
洪承疇抬起眼,老臉沉思的說道:“王爺,現在是五月,舊糧已盡,新糧還沒有收穫,從前年以來,我大清連續征戰,耗費頗多,府庫之中幾無存糧,軍士也多有疲憊,此時大舉出徵,不論糧草還是兵力,我軍都力有不逮。”
“明軍卻是相反,他們在登萊廣蓄糧草,用水師船艦,源源不斷的輸送,又徵調最精銳精武營渡海防守,金州旅順都是易守難攻之地,絕非短時間可以拿下,一旦我軍主力長時間的頓於金州旅順,明國說不得就會從別處偷襲。”
“即便不偷襲,以金州旅順的險要,水師巨炮的輔助,長久消耗我大清的國力,怕正是隆武的詭計,因此臣以為,此時攻打金州旅順,不是上策。”
聽洪承疇所說,多爾袞臉色沉思,似在沉思。
多鐸也知道洪承疇所說有理,但卻不甘心金州旅順被明人佔據,於是問道:
“那你說,什麼是上策?”
洪承疇卻有猶豫。
多爾袞道:“先生但說無妨,不須有什麼忌諱。”
洪承疇拱手:“那臣就說了,據臣所知,當初太祖皇帝創立基業之時,並沒有佔據金州旅順……”
“你是說,放任明人佔據金州旅順不管?難道你不知道,明人佔據旅順之後,必然會大肆修建碼頭,他們船艦又眾多,以後從蓋州復州一直到鎮江堡,將沒有一處是安寧地,我大清豈可不管?”
多爾袞沒有吱聲,多鐸的臉色卻不好看了。他立刻反對。
“金州旅順的利害,臣自然知道,但兩害相權取其輕,明軍佔據旅順口,雖然可以更加便利的騷擾我海岸,但並非不可防,而我大清對金州旅順也不是不管,而是暫時放下。”
“隆武攻取金州旅順,為的就是在遼東開闢第二戰場,以免寧遠錦州的舟車勞頓和運輸不便。復州到金州山河密佈,道路崎嶇,不利大軍通行,糧草輜重的運輸,極為困難,運十耗三,這正是當日明軍在錦州的困境啊。以明國的國力,尚且難以支援,何況大清?”
“再者,明軍有水師之利,如果我大軍集於金州,明軍卻用水師偷取復州,斷我大軍的後路,到時如之奈何?”洪承疇惶恐道。
洪承疇說的隱晦,但多爾袞多鐸都是聰明人,知道他說的是松錦之戰的舊事。
松錦之戰決定明清氣數,更決定了洪承疇命運,因此洪承疇對後路被截、糧草斷絕的教訓,時時都記在心裡。
“你什麼意思,將我大清比成明國?”多鐸臉色更難看,如果不是當著多爾袞的面,他說不得要斥責洪承疇了。
洪承疇急忙拱手,誠惶誠恐。
“多鐸!”
多爾袞喝住了多鐸。
多鐸哼了一聲,扭開頭。
多爾袞望向洪承疇,聲音溫和而尊敬:“先生請繼續說。”
洪承疇這才收起“惶恐”,向多鐸拱了一下手,以示謝罪,然後轉向多爾袞,繼續道:“隆武詭計,昭然若揭,臣以為,我大清應對的上策應該是緊守復州,在海岸多設炮臺和墩堡,不使明軍在復州登陸,第二,在金州復州的崎嶇道路上,設定兵寨,修建墩臺,令明軍兵馬無法從金州出擊;第三,重建水師,護衛復州蓋州一代,只要我大清不冒然出動,明國在金州佈置的數萬兵馬,也沒有了用武之地,隆武的詭計也就落空。如果明軍忍不住,欲從金州出擊,攻取復州,那崎嶇的道路將是他們的天敵。”
“如此,遼南可安,我大清再徐徐圖之,或可重新收復金州旅順。”
聽洪承疇說完,多鐸哼了一聲,對洪承疇的“暫時放下”,他顯然是不贊同的。
多爾袞皺著眉頭,好像也不是太贊同。
洪承疇察言觀色,知道兩個王爺還是放不下心結,不甘心丟失金州旅順,其心態和當日崇禎帝對錦州的執念,幾乎是相同。
為尊者,歷來都是這樣啊。
於是說道:“王爺,如果我大清真要收復金州旅順,現在也不是最佳時機,現在應該做的是積蓄糧草,多練火器,加強海防,不給明軍可乘之機,然後再徐徐往遼南運兵運糧,待到冬季冰封,明軍船艦無法自由活動,金州旅順成為孤軍,明國無法隔海支援之後,我大清再傾力而攻,方才有成功的可能啊。”
多鐸又哼了一聲,彷彿在說,這才像一句話嘛。
多爾袞抬起頭,目光看向洪承疇,眉頭似有舒展,點頭道:“先生請再細細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