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3章 蘇州抗稅(上)(第2/3頁)
章節報錯
萬曆年間的抗稅民變,儼然是要再次爆發。
丁允元一邊盡力撫慰,一邊急急南京回報蘇州的緊急情況,請求救援和決斷。
……
京師。
聽聞訊息的錢謙益臉色大變,氣的跺腳:“蠢兒,你這是找死啊!”
……
南京。
兵部。
緋袍紗帽,一眾官員,
吏部侍郎萬元吉正站在堂中,慷慨激昂的發言,認為蘇州之危,決不可用兵馬彈壓,否則引起民變,就會一發不可收拾。
眾官都是點頭。
只有坐在正中的南京兵部尚書高宏圖皺著眉頭,默不吱聲。
身為南中三賢相之一,高宏圖對朝廷“一體當差一體納糧”之策,並不贊成,認為太過傷害讀書人的斯文和體面,但同時的,他也深知“投獻”猖獗,對大明財稅造成的傷害,知道這個頑疾非是處置不可,不然大明財政的頹勢,終將無法挽回。
一取一舍之間,他實在無法抉擇,因此一直保持沉默。
去年在河南,今年在全國全面推廣“一體當差,一體納糧”以來,隆武陛下有旨意,內閣有命令,要各地不折不扣的進行,但有懈怠者,一律從嚴處置,作為大明的副都,財稅的重點,也是士紳富豪最多的一個地區,南直隸的一舉一動,都惹人注意,為此,南京戶部兵部,連同都察院翰林院,在接到京師的命令後,就進行了佈置,並且派出御史到各地監督。
陛下的聖旨和內閣的命令都發了下去,御史也監督,但下面官員的執行,卻是岑差不齊,
而最積極的,大約就是吳縣知縣任維初,因而惹出了這麼亂子,繼而影響到了整個南直隸,現在面對吳縣和蘇州的動盪,如何處置,南京諸官一時難有決斷,有人提議調兵,但更多的人是反對,這其中,吏部侍郎萬元吉的的反對最為堅決。
高宏圖一時拿不定主意,只能想著先控制局面,不要讓事態擴大,然後急報京師,請求內閣決斷。
正準備這麼下令,忽然腳步聲急促,兵部的一個七品小吏奔了進來,叫道:
“部堂,不好了,張名振和張家玉忽然帶兵離開軍營,要往吳縣去……”
“什麼?沒有兵部的命令,精武營何敢調兵?”
高宏圖吃了一驚,騰的站了起來。
萬元吉等人更驚,尤其是萬元吉,他和現在南京精武營的參贊郎中張家玉還有一段師生之情,今日之前,因為擔心朝廷調兵,他還派人叮囑張家玉,但想不到,張家玉還是調兵了。
眾官吃驚之後就是憤怒,然後烏紗攢動,一個個湧出大堂,叫罵著,就要去攔阻張家玉和張名振。
就在這時,一個緋袍官員舉著黃帛,忽然從兵部門口走了進來,口中喊:“有旨意!”
眾人一愣,定睛一看,原來是新任安徽巡撫蔡道憲。
蔡道憲之後,還跟著兩個挎刀的錦衣衛。
自從隆武陛下繼位,限制司禮監的權力之後,頒發已經不再是宮中太監的特權,各地巡撫和欽命大臣也已經有了此項權力,且已經是越來越普遍,這原本是文官的福利,文官們都曾經額手相慶,但今日見到新任安徽巡撫,同時也是陛下心腹的蔡道憲舉著聖旨而入,南京諸官卻都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蔡道憲站到臺階上,目光環視眾人,威嚴道:“還不接旨?”
呼啦啊,眾官都跪下了。
蔡道憲展開聖旨,大聲朗讀。
南京諸官一個個聽的臉色發白,高宏圖的額頭更是冒出了冷汗。
隆武陛下嚴厲訓斥了南京官員的無所作為,要他們自清自省,彌補前過,否則必將兩罪並罰。
宣讀完畢,蔡道憲收了聖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