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6章 一巴掌一個棗(第1/3頁)
章節報錯
皇極殿。
“肅靜!”
田守信高聲。
群臣這才安靜下來,但一個個臉上的表情,卻依然還是驚異和不安。
又或者,所以人都是沉默的反對。
雖然不願意當差、做徭役計程車紳,可以出銀子替代,但對享受慣了尊遇計程車紳們來說,這依然是不可接受的。
另外,“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讀書人腦袋削個尖也要考取功名,就是因為考取了功名就成了官紳,光宗耀祖,官紳可以享受免徭役賦稅制度,被鄉人所崇拜,凌駕於他人之上,如果什麼特權都沒有了,誰還要當官?
“朕的意思,說的很清楚了,不知道卿等如何想?”朱慈烺望著群臣。
一片靜寂。
所有人都低下頭,不敢和皇帝的目光對視。
終於,有一人站出。
“陛下英明,臣以為,士紳接納投獻,已經是偏離了太祖、成祖當初優待讀書人的本意,造成國家財稅大量流失,已經是非改不可了,臣願第一個帶頭,放棄家中田產的優待,今秋之時,向朝廷按田納糧!”
卻是右通政使司蔡道憲。
因為當初在嶽州的際遇,因為其才華,蔡道憲深得隆武帝的賞識,今日大事,蔡道憲主動,而且是在隆武帝的授意在支援。
朱慈烺眼露欣慰,點頭。
蔡道憲之後,吳偉業又站出,接著,陸續有十幾個臣子站出,表態支援陛下的新政,但除了吳偉業一個侍郎之外,其他都是小官,直到左都御史、當代大儒錢謙益站出,大聲表態,支援陛下革除舊弊,實行新政之時,殿中才掀起微微的騷動。
“讀書為了什麼?為了知書明理,知書明理為了什麼?為了學以致用,報效國家,不是為了斂財,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臣以為,接納投獻的弊端,該改,也必須改。”
錢謙益為當世大儒,更應該維護讀書人的利益,就算不維護,也可以選擇沉默,為什麼要跳出來公開贊同呢?
同時的,錢家是江南有名的大地主,錢謙益贊同,不是自己革自己的命、放自己的血嗎?
果真是錢附議、軟憲臺嗎?
錢附議、軟憲臺,百官悄悄給錢謙益取的兩個外號,意思是,不管陛下提出什麼,他都會同意。
又或者,錢謙益想要入閣想瘋了,連自己的田產利益,都可以放棄?
錢謙益說完就返回,不管周邊或是驚訝,或是不屑,或是憤怒的目光……
錢謙益之後,刑部孟兆祥,大理寺凌義渠,兵部王家彥,也都站出。
但內閣閣員,暫時都還是沉默。當然了,這並不表示他們都是反對,只是他們自持身份,不到最後時候,不能輕易表態。
“陛下,臣反對!”
忽然,一個緋袍大員不顧身邊人的拉扯、勸阻,站出來,高聲叫。
正是內閣大學士袁繼鹹。
——首發起點,最近訂閱下降的厲害,不得不重啟防盜版,寫作不易,謀生更不易,箇中不便,望大家諒解,正式內容請十五分鐘後重新整理,如果是半夜,請凌晨重新整理,對造成的不便,再次表示深深的歉意。
太子處置劉澤清,未修改版。
王永吉額頭有汗:“回殿下,他二人都在,不過是不是回到官署再問訊他們?大街之上,不宜久留啊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