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6章 第二次松錦之戰(十六)(第1/3頁)
章節報錯
……
面對險峻的局面,多爾袞心中不禁湧起一陣悲涼和無奈。
眼前的這些情勢,他早就已經想到了,但偏偏避不開。
三道壕溝和十幾萬的明軍,橫亙在他和錦州之間,他不知道,錦州城中還有多少糧食?又還能支撐多久?更不能知道,明軍是否會有洪承疇所說的破綻?
更為痛苦和急切的是,現在營中存糧已經耗費了一大半,也就是說,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他必須在軍糧耗盡之前,擊敗明軍,不然不但救不了錦州,這十幾萬大軍,怕也是要崩潰了。
前一次松錦之戰,明清雙方僵持了一年,黃太吉才找尋到洪承疇頭重腳輕的弱點,一舉破之,這一次,一定不會有那麼長的時間……
不是明敗,就是清破。
“告訴孔有德,給本王放三炮,以告訴英親王,大清的援兵,到了!”多爾袞道。
相隔二十里,壕溝阻絕,無法傳遞訊息,只能希望大炮的巨響,能振奮錦州城中的軍心。
……
同一時間,大明兵部尚書,薊遼總督孫傳庭正站在高高的角樓上,舉著千里鏡,徐徐觀望,當見到建虜大軍浩浩蕩蕩,漫山遍野而來之時,他眼睛裡沒有憂,只有喜多爾袞終於是按捺不住,終於是率領大軍來到錦州了。
如此,戰事就回歸軍機處的計劃。
多爾袞,既然入了此彀,就休想再全身而退了。
……
修整了五日,準備了五日,雖然天寒地凍,手不能伸,但在多爾袞的指揮下,五日後,建虜和喀爾喀聯軍,還是發起了對大明防線的攻擊,但不是總攻,而是小規模的試探,從南到北,幾十裡的戰場上,小戰鬥不斷,建虜不停的試探,想要找出明軍防線的薄弱點。
而明軍則是不動如山,無論建虜怎麼攻,明軍都是結硬寨打呆仗,憑藉壕溝胸牆,按部就班的防禦。
這種態勢的戰鬥,從十二月初一直持續到十二月下旬,也就是即將過年的前幾天。
這十幾日間,大大小小的戰鬥,將近數百場,建虜和喀爾喀聯軍每日的傷亡,都在千人左右,而就現在的天氣,但是重傷,不病死也要凍死。相反,因為有壕溝和胸牆的保護,棉衣、柴薪、醫藥後勤的充足,明軍的傷亡卻是極少。
面對如此局面,建虜上下都是焦慮。
……
臘月二十三,小年夜,經過十幾天的試探之後,多爾袞決意發起總攻,從錦州松山一線,突破明軍防禦。
只所以選擇小年夜,就是奢望在小年夜裡的節氣裡,明軍的防守會有所懈怠。
“砰砰砰砰~~~”
巨炮轟鳴,天搖地動,這一次,多爾袞將所有能夠攜帶的大炮,都帶到了錦州了,但比起大明的火炮,他們不但在數量上,在質量上也差了很多,已經沒有了上一次松錦之戰時,雙方重炮旗鼓相當,在乳風上架炮互轟,打的地動山搖,建虜還略佔上風的景象了。
為此,多爾袞秘密命令孔有德和馬光遠趁夜將重炮集中運到了錦州松山一線,經過兩天的準備,二十三,小年的上午,建虜重炮忽然對錦州松山一線的明軍防禦陣地展開了猛烈轟擊,同時的,喀爾喀騎兵踩著松山近海冰凍的冰面,從海面繞道,往明軍防線後方攻去。
明軍在錦州松山一線,挖掘了大量壕溝,截斷了道路,但面對海面,他們卻無法修築太多的防禦,誰讓松山距離海邊,只有十幾裡呢?多爾袞正是看準了這一點,他想要效仿天啟年間,第一次寧遠戰役時,他大清勇士趁著冬季冰封,馬踏冰面,襲擊覺華島,殺散島上的明軍,將明軍囤積在島上的糧草,全部焚燒一空的前例,再造一次輝煌。
但這一次,為的不是糧草,而是繞行明軍防線的後方。從後方嚮明軍發起攻擊。
兩萬喀爾喀騎兵,土謝圖汗和札薩克圖汗各出一萬,分成四隊,馬踏冰面,急急而行。
而在錦州松山防線的正前面,多爾袞動用十萬兵馬,多用盾車,連續發動進攻,以吸引明軍的注意力,為喀爾喀蒙古騎兵的背襲創造條件。
“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