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

京師。

乾清殿。

自從孫傳庭率領大軍離開京師,兵出山海關,往錦州而去之後,隆武帝朱慈烺少有的,連續失眠了好幾日,如果是他自己領兵,絕不會有這樣的情況,但他是皇帝,不能輕易出征,雖然他對孫傳庭無比信任,堅信孫傳庭一定能完成此重任,但不知道為什麼,他心裡總還是有一些擔心。

或許,只有前線的金戈鐵馬,鼓角爭鳴,才能安慰他入睡。

不過還好,幾日之後,他心情就已經完全平復,每日看完前線送來的軍報,都可以安然入睡了。

義州按計劃拿下,松山堅城也在紅夷大炮趕到之後,重炮轟擊,也是計劃中的事情,雖然兩地的建虜女真都非常頑固,死戰抗拒,但蒙古、漢軍旗卻已經開始成批成批的投降,尤其是松山,當城牆轟塌之後,城中的漢軍旗不但是放下武器,向王師投降,而且還有士兵引著王師,去捉拿隱匿的建虜。

大明威勢如此,漢軍旗的軍心,已經不能和過去相比了。

松錦之戰爆發後的六十天以來,最激烈的戰鬥,當屬阿濟格詐敗設伏,大明騎兵遇危不亂,各部奮力衝殺,轉危為安之戰。這一戰,陝西騎兵,永平騎兵和保定騎兵雖然損失不小,但卻打出了明軍血性和王師的頑強,戰後,孫傳庭在嚴厲訓斥了高傑,王光恩和王允才擅自追擊的同時,也對三人的奮勇作戰,表示了肯定。

朱慈烺也欣慰。

這一世,高傑,王光恩和王允才終究是有和前世不一樣的表現,論對朝廷的忠心,這三人也許根本沒有多少,桀驁的性子也沒有多少改變,但時事和制度卻逼著他們,不得不浴血奮戰,絲毫雜念都不敢有,面對朝廷的命令和孫傳庭的軍令,更是不敢有絲毫的違抗。

這就是歷史的大勢。

如果是和平歲月,明君良臣在朝,即便是曹操那樣的不世梟雄,怕也是捲不起風浪的。

李自成張獻忠一類的,就更是不值一提了。

……

今日見到孫傳庭親寫的軍報,知道多爾袞統帥的十幾萬的援兵,已經到達廣寧,朱慈烺微微一笑,心裡的石頭算是徹底落了地老實說,在這之前。他還有點擔心,擔心多爾袞會壯士斷腕,趁著錦州被包圍的機會,徹底放棄錦州,雖然知道這個決定不容易作出,但終究還是有一線的可能,畢竟多爾袞不是常人。

現在多爾袞明知不可為,卻依然率領十幾萬大軍前來救援錦州,明顯就是要決戰,而這,正是大明最希望的。

“將這份軍報轉給遼南經略高鬥樞,令他集結兵馬,攻擊鎮江堡,鳳凰城。直搗建虜的後方老巢。”

朱慈烺道。

多爾袞傾巢而出,後方必然空虛,此正是高鬥樞大顯身手的時候,只要能攻下鳳凰城,繼而進軍通遠堡、連山關,逼近威寧營,殺到瀋陽三百里之內,建虜上下就會驚恐,到時,身在錦州的多爾袞必然是進退兩難。

“遵旨。”

於海接過軍報,然後反身退出,

不過很快的,於海又返了回來,手裡捧著剛剛送到的一份密報:“陛下,軍情司蒙古密報。”

田守信接到,呈到隆武案上。

朱慈烺拿起開啟看,臉色先是微微一變,隨即眼中放出興奮,嘴角微微露出笑。

“蒙古玉璽,多爾袞倒真是捨得下本錢啊……”

小聲唸叨一句,朱慈烺抬頭道:“傳內閣、軍機重臣。”

“是。”

……

很快,內閣諸臣就到了。

“喀爾喀外蒙古正集結兵馬,越過大漠,往廣寧、錦州而來……”

聽到這個訊息,蔣德璟,範景文,倪元璐,袁繼鹹四人的臉色,都是微微一變。

雖然因為距離遙遠的原因,這一百年來,喀爾喀蒙古和大明幾乎沒有發生過軍事衝突,但因為歷史的宿怨,大明上下對喀爾喀蒙古,還是有一定了解的,知道喀爾喀蒙古人口將近百萬,戰馬幾十萬,如果他們穿越沙漠,千里迢迢跑到廣寧、錦州,支援建虜做戰,等於建虜兵馬平白就增加了一倍,大明在松錦前線的壓力,立刻就會巨增……

——————求月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