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裡。

噗嚕嚕。

有信鴿飛起。

……

京師。

得到錦衣衛飛鴿密報的隆武帝朱慈烺面露欣慰之色。

國姓爺,終究是和他的父親不同,對於忠義二字,終究是緊守的。

……

四月末。

關於遼東更多的訊息傳回,閻應元和屯齊在復州對峙,周遇吉包圍了鎮江堡,但沒有攻擊,只是將鎮江堡周邊幾百裡之內的漢人包衣全部解救,送回平壤等處,就地屯田。

鎮江堡被圍,鳳凰城也危險,守軍不住的向盛京求援,多爾袞考慮很久,最終還是咬牙派出鑲黃旗譚泰,領兵救援,軍報發出之時,譚泰已經領兵出了瀋陽。

而去年戰敗的多鐸,此時已經被革除了親王的爵位,連降兩級,變成了貝勒,並被罰銀兩萬兩,以撫卹隨他戰死在朝鮮的建虜和漢軍旗軍士。

濟爾哈朗雖然沒有能收復旅順,但攻取金州有功,功過相抵,依然是親王,只不過他的輔政王職位,卻再也沒有人提了。

見多爾袞沒有頂住壓力,終究還是勒緊褲腰帶,派兵救援鎮江堡,朱慈烺微微笑了。

以多爾袞的聰明,不會看不出大明的疲憊之策,但人在彀中,雖然看出了,他卻也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咬牙苦撐,不然丟了鎮江堡是小,如果丟了鳳凰城,繼而撫順鐵嶺等地震動,那巨大的責任,可不是他這個輔政王能夠承擔的。

很多時候就是這樣,明明知道不是正確的選擇,但卻也不得不去執行。

梟雄多爾袞也莫能除外。

……

五月初。

京師出了一個爆炸性的大新聞。

說,陛下微服出宮,帶著李淑妃,假扮成商人,在李若鏈等錦衣衛的護衛下,一行八九個人,悄悄走出皇宮,體察京師民情,從京師一路去到了永平府,結果在遷安一代,遇上了官差刁難,向他們索要過路費,陛下十分能忍,居然摸著鼻子,就讓李若鏈掏了,待到了遷安縣城,正看見城門口的官差勒索進城的小商小販,李淑妃立時就要發作,但被陛下按住了。

等進了縣城,見官府安置流民的居所破破爛爛,城中公廁浴室,也都是明開實關,沒有人管理,城中環境,也十分髒亂之後,陛下終於是有了怒氣,向旁邊人打聽,卻沒有人肯告知。

不得已,只能進到縣城中最大的一間茶樓,要了壺好茶,和小二慢慢閒聊,這才知道,澡堂每日燒水,需要不少的柴和煤,清掃街道需要人手,公廁也需要人管理,縣衙負擔不起,於是,只有在上峰檢查的時候,公廁公共浴室,才會開啟,臨時拉一些人充當澡客,完事之後就領銀子走人,澡堂公廁重新關閉。

說嗨了,又得了陛下的賞錢,小二又說了一個秘密,城門口的官差頭是縣衙班頭的小舅子,每天只是勒索小商小販,就是不小的一筆收入呢,不過這些收入並不全歸他自己,上上下下還有許多人需要打點……

陛下聽完默默,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裙帶關係,家族關係,底層的貪墨,一直都是一個頑疾。

李淑妃卻是忍不住大罵狗官了,引得周邊茶客,紛紛側目。

茶樓出來,陛下又去往商市,假裝成南方來的採購商人,和商鋪老闆閒聊。

這中間,縣衙公差忽然拎著枷鎖,殺氣騰騰的出現了。

原來,是有人舉報了他們。

建虜奸細!

敢罵朝廷官員為狗官,必然是居心叵測,別有用心之人。

這一頂大帽子蓋下來,誰也不敢管了。商鋪周邊的人,都嚇的四散而逃。

“你們的事發了,跟我們走一趟吧!”

帶隊的本縣班頭將手中的鐵鏈甩的叮噹作響,如銀錢一般的清脆,一臉冷笑的說道。

……

求月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