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主將,鄭森堅不後退,他一直頂在最前面,站在最高處,指揮兵馬圍剿從缺口處衝進來的建虜重甲和蒙古騎兵……

不知道過了多久,在喊殺血雨之中,鄭森忽然發現,柵欄缺口處,不再有建虜重甲和蒙古騎兵洶洶湧入了,整個木柵欄的防禦,忽然安靜了許多,除了木材燃燒的噼啪聲和傷者的慘叫,木柵欄內外,好像已經沒有站著的建虜兵了。

心中稍松,側耳仔細聽,卻發現在木柵欄的前方,也就是濃煙滾滾處,忽然傳來了密集而劇烈的鳥銃之聲。同時馬蹄聲急促,大地震動,好像又有一支騎兵大軍趕到了。

“殺虜!”

隨即,清楚的漢聲響起。

鄭森驚喜,周邊的將士都跳了起來:“提督,是援兵到了啊!”

正常情況,鄭森應該立刻出擊,裡應外合,擊潰外面的建虜。

但濃煙依舊,局面混亂,鄭森看不清柵欄之外的景象,為防有詐,他沒有下令立刻出擊,而是一邊命令各部嚴守,一邊令人前出探查。

“提督~~~”

很快,探查的人就回來了,離得遠遠就大喊:“是佟遊戎和李都司的騎兵!他們已經堵住了建虜的後路,佟遊戎說,請你立刻出擊,前後夾擊!”

鄭森猛地跳起,舉劍:“殺啊~~”

一聲令下,一直在防禦後苦守的水師官兵,潮水般的跳出防禦,挺著兵器,向濃煙和喊殺激烈之處殺去。

……

衝出濃煙,鄭森終於是見到,在仁川港前的官道周邊,鱗甲圓盔的大明騎兵正在和披著白甲的建虜精銳和各色雜甲的蒙古八旗展開激戰,各處都是激烈的搏殺和悲慼的慘叫聲。

和剛剛氣勢洶洶攻擊港口不同,此時的建虜蒙古騎兵已經陷入了被動,在被大明騎兵忽然背襲,造成他們重大損傷,前後都有堵截的情況下,即便是勇猛兇悍的建虜騎兵此時也是露出了慌亂之色,他們想要突圍,但卻被明軍死死咬住了。

“殺虜!”

鄭森帶兵急向前,雖然他們是步兵,但在大明騎兵已經衝亂建虜騎兵的佇列,雙方混戰在一起後,他們這些步兵已經可以拾遺補缺,將建虜圍困的更緊。

而鄭森也很快就找到了重點。

幾十個白衣白甲的建虜騎兵正往來衝突,試圖突圍,被他們護在中間的,好像是建虜此次攻擊仁川港的主將。於是鄭森長劍一指,毫不猶豫的帶著馬長信等人衝了上去,用步兵陣,攔阻建虜騎兵的突圍。

如果是在平日的戰場,步兵想要阻攔騎兵的逃走,幾乎是不可能,但今日激戰,這幾十個白甲騎兵已經被大明騎兵三面圍堵,原本還有最後的一線逃生可能,現在也被鄭森堵住了。

四面被圍,建虜白甲兵陷入了絕望,但同時衝擊的也更加猛烈。

濃煙喊殺之中,看見一個年輕的大明參將正揮舞長刀,率兵向建虜主將逼近。

正是佟定方。

明軍四路齊進,將剩餘建虜殺的人仰馬翻。

“砰砰砰砰~”

一陣鳥銃之後,最後的建虜白甲兵倒下了一多半,只剩下了中間的兩三人。

眼見不能免,那個建虜主將絕望的想要自殺,但胯下戰馬一聲嘶鳴,將他摔了下去。

明軍一擁而上,將他生擒活捉。

“鑲白旗固山額真,阿山,多鐸的左膀右臂!”

知道建虜主將的身份後,明軍齊聲歡呼。

……

激戰結束,遍地都是屍體,但濃煙依然沒有散去,殘餘的建虜騎兵在逃奔,大明騎兵展開追擊。

面對苦戰獲勝,鄭森臉上沒有太多的喜色,只有僥倖和後怕,此戰兇險,若非是佟定方和李都司率領騎兵及時趕到,他們水軍官兵能不能守住仁川港?老實說,他心裡還真沒有完全的把握,經過此戰,心氣極高的他,終於徹底認識到了水軍官兵陸戰能力的不足和缺乏應變,他旅順水師如果想要建立更多的功業,非是有一支強力的陸戰隊不可。

而要想保證陸戰隊的強勁,就必須改變過往的招募和組建方式,那就是不能再只選鄭家子弟和家鄉人了這一戰,他對家鄉親近有些失望了,其實關於福建水師上下都是福建人,甚至都是泉州人的做法,隆武陛下曾經暗示此種募兵雖然可以保證團結,但於戰卻未必有利,鄭森也曾想要改變,但被父親和兩位叔叔所阻止,現在看來,旅順水師要想強大,就非是改變不可了。

“提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