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2章 狹路相逢(第2/3頁)
章節報錯
見到自家國王親臨、朝鮮王旗在對面飄揚,林慶業臉色灰白,心中則一片冰涼,他用力握著腰間的刀柄,感覺都快要爆了。
他麾下的朝鮮兵也都是低頭黯然。
王上從未親征過,想不到竟然被建虜逼迫如此!
噔噔。
周遇吉登上一處臨時搭起的望樓,舉起千里鏡,徐徐觀望。
千里鏡裡,在朝鮮的王旗之外,清楚看到載著朝鮮王的馬車和一眾穿著穿著紅袍青袍的朝鮮大臣,陸陸續續的都到了,他們將朝鮮王拱衛在中間,一眾鐵甲長槍的肅殺之中,倒也顯得頗為不同。
穿著雜色棉甲、甚至是無甲無胄,像是流民一般的朝鮮士兵,此時正在軍官的命令和呵斥之下,亂亂糟糟地立營立陣。
除了少部分的精銳,大部分的朝鮮士兵都是不足慮的,但是擊殺他們的軍官,他們立刻就會潰散而逃。
相反,建虜兵馬雖然是不多,但卻是氣勢洶洶,即便是那些漢人包衣,大部分也都披甲,看起來也都是有幾分戰力的。
因為人數少,所以建虜兵馬全部集中於中軍,兩翼都是朝鮮兵和一些用於騷擾的蒙古騎兵。
周遇吉重點觀察的,一個是建虜的軍容軍貌,另一個就是建虜軍中是否有火炮?
隱隱看見,建虜還是帶了火炮的,但不是他們自己軍中,而是朝鮮人的炮兵,雖然看不清楚,但周遇吉知道,朝鮮人沒有新式火炮,有的只是古董一般的老舊佛朗機和一些大將軍炮。
此時,馬蹄聲急促響起。
噠噠噠噠。
一個穿著紅袍的朝鮮官員向這邊賓士過來,遠遠地就勒住了戰馬,扯開嗓子,開始大喊了起來。
他喊的朝鮮語,明軍將士都聽不懂,但林慶業沈器長等人的臉色卻都是變了。
原來是朝鮮王李倧責怪林慶業見到王駕,為何不去拜見?同時嚴令他帶著麾下的朝鮮士兵,立刻脫離明軍,返回王陣,不然以叛國論處!
叛國,那可是滅族的大罪。
聽完之後,沈器長悲憤無比,他取出弓箭,就要將傳令的朝鮮官員射於馬下,但被林慶業阻止,隨即,林慶業向周遇吉抱拳請令,說有話要在軍前說,請總鎮准許。
周遇吉點頭。
於是,林慶業拍馬而出,在兩方數萬人的注視之中,向朝鮮王旗緩緩而去。
一直走到七十步,進入一箭之地後,林慶業方才勒住韁繩,然後翻身下馬,對著朝鮮王旗,也就是李倧的馬車行跪拜之禮,他雙膝跪地,磕頭,頓首,再磕,再頓首,表情無比凝重,所行的乃是見王的最大禮節。
“林慶業,速速歸隊,王恕你無罪!”
李倧的馬車邊,一個白髮蒼蒼的紅袍官員大喊。
卻是金自點。
林慶業卻彷彿沒有聽見,跪拜完畢之後,他重新翻身上馬,開始大聲呼喊了起來。
他喊的是朝鮮話,大明將士和建虜人都聽不懂,但從他的表情和語氣中,卻能感受到他心中的悲憤。
從大明對朝鮮的三百年血恩,一直說到丙子胡亂的屈辱,和大明救兵來到的無畏,以及朝鮮向建虜屈膝的不應該,因此,就算是王上降了,他也不會降。
他不是不忠,而是大忠。因為王上不是自願的,而是被建虜脅迫的,真正的義士應該是幫助王上解脫脅迫,而不是聽從王上被逼的話語,與王師為敵!
林慶業呼喊的嗓子都啞了,一邊喊,一邊緩馬而走,以便讓更多的人聽到,說到激動處,他滿臉是淚,不能自己,對面朝鮮兵都受到了觸動,微微有所騷動。
……
大纛之下,白衣白甲的多鐸微微側頭,有翻譯在他耳邊,將林慶業的話,完整重複,最初,他還聽的饒有興趣,想知道林慶業要說什麼?但聽到最後,他意識到不妙,立刻大喊:“放箭,殺了他!”
弓箭手立刻張弓。
“林指揮使,快回來!”
明軍大陣,沈器長和幾個朝鮮將官一齊大喊。
林慶業卻依然在大喊,他最後的話還沒有說呢,他要勸說王上和朝鮮軍民,不要助紂為虐,隨著多鐸和王師作戰,要本著初心,調轉槍口,反戈一擊,和王師共擊建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