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章 濟爾哈朗的謀劃(第3/3頁)
章節報錯
但隨著金州旅順的快速失守,原本對濟爾哈朗的憐惜和不平,都變成了不滿和指責。
濟爾哈朗深知這一點,因此只能忍氣吞聲,老老實實的在復州修城防守。
對於金州旅順之敗,“朝廷”並沒有實際責罰濟爾哈郎,只是口頭訓斥,令他固守復州,不使再有敗績。
這些都在濟爾哈郎的預料之中。
雖然作為遼南主將,對金州和旅順的丟失,他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計策是范文程出的,沈志祥,孟喬芳的這兩個守將是多爾袞選定的,可這兩個人辜負信任,金州和旅順都是一天不到就失守,兩人根本沒有表現出應有的能力,沈志祥更是投向明國,幫助明國騙開了旅順城門,現在又被明國封為了“歸正伯”,明軍大肆宣傳的行為,無疑是在打大清的臉。
如果重罰濟爾哈郎,他多爾袞也逃不掉,因此只能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而在牢騷不滿的私怨之外,濟爾哈朗倒也沒有忘記公心,他向“朝廷”上疏,認為要收復金州旅順,非的聚集重兵不可,而為了剋制明軍船艦的騷擾遊擊,攻擊的時間應該選在冬季海面冰封之後。
濟爾哈朗的建議和洪承疇的看法不謀而合,於是濟爾哈朗被短暫召回瀋陽,和多爾袞,代善,洪承疇范文程等人連續商議,最後定出了今冬收復金州旅順的整體計劃。
“每年十二月初,蓋州灣、復州灣的海面必會封凍,金州灣的海面也會半凍,時間長達兩月,但旅順卻只會有一點點的浮冰,天色好轉的時候,甚至連浮冰都沒有,明軍船艦可以自由往來。”
“也就是說,明軍船艦雖然無法偷襲我復州蓋州了,但金州旅順之間,他們的船艦卻依然可以往來支援。”
“這一點,我軍必須警惕。”
“所幸的是,明軍的後方,登州是一定會冰凍的,時間最短一個月,最長兩月。這兩個月的時間,正是我們攻取旅順的最佳時間。”
“經過探查,現在明軍駐守金州旅順的兵馬,最少在兩萬人以上,其中,精武營第一鎮閻應元八千人守金州,遼東總兵官周遇吉的直屬,騎步兵五千,連同第三鎮徐文樸的七千人,守旅順,再加上旅順水師提督鄭森的船艦和可以徵調的民夫守衛,明軍在金州旅順佈置的防守兵力十分充足。”
濟爾哈朗憂心忡忡的介紹情況。
多爾袞洪承疇等人都是默然,這些情況,他們當然都知道了,他們更知道的是,隆武在遼南佈置這麼多的兵馬,不止是為了防守,更是為了進攻,但是有時機,不論閻應元的第一鎮,還是徐文樸的第三鎮,隨時都可以登上船艦,連同周遇吉的騎兵隊伍,對大清沿海各處進行大騷擾。
這也是必須拔除金州旅順的原因,不然整個沿海都寢食難安。同時的,金州旅順威脅復州,復州易攻難守,為保復州,建虜必須在復州囤積重兵,如果放棄復州,蓋州又成了危險之地,牽一髮動全身,建虜不能坐視大明在金州旅順囤積重兵。
“明軍兩萬精銳,又有船艦襄助,我軍要想收復,最少得六萬兵馬,還需得調集足夠的重炮。如此,方可嘗試。”
濟爾哈朗看向多爾袞。
這是在提條件。
多爾袞臉色沉沉:“不。八萬。”
聽到此,濟爾哈朗微微一驚,他所說的六萬兵馬,不止是因為攻擊金州旅順最少需要三倍兵馬,更因為他清楚的知道,除去各處必須的守衛,大清現在能調集的兵馬,也只有六萬了因為距離遙遠,多是山地,遼南之戰是無法徵調義州錦州等地的蒙古部族的,建虜只能依靠遼東固有的兵力。
因此,濟爾哈朗不明白八萬人何來?
不過很快的,他就明白了。
“老十四的意思,是徵調朝鮮兵?”濟爾哈朗問。
多爾袞臉色沉沉:“是。我已經給李倧發國書,令他出兩萬精銳,走沿海東路,從鎮江堡、東溝、莊河、歸服堡,和我大清兩路並進,一齊收復遼南。”
李倧,現在的朝鮮國王,即朝鮮仁祖,朝鮮王朝第16任君主。
濟爾哈朗微微一振,朝鮮兵雖然不堪用,但有總比沒有的好,有了這兩萬人,不但可以給明軍增加壓力,更是多了兩萬炮灰可用,何樂而不為?
“為防李倧磨磨蹭蹭,我已經派內大臣圖爾格親往督促!”多爾袞補了一句。
如此,朝鮮人想要推諉也是不行了。
八萬兵馬,多爾袞又答應調集國中所有的重炮,前往遼南助戰,濟爾哈朗的信心,一下就振作了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