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7章 守株待兔(第3/3頁)
章節報錯
這一次面對明國對遼南的騷擾,多爾袞令他帶領鑲藍旗精銳到遼南坐鎮,濟爾哈郎得了命令之後,絲毫不敢懈怠,立刻離開瀋陽,帶兵往遼南而來。
雖然他知道,這一次遼南之行,成功了,是多爾袞高堂謀劃的功勞,如果失敗了,那就是他濟爾哈郎執行不力的罪過。
明白歸明白,時勢歸時勢,面對多爾袞的威壓,他只能忍氣吞聲。
按照預先的計劃,濟爾哈郎率領一千名鑲藍旗的白甲精銳,在欒古關秘密駐紮,主持遼南戰局,接下來,他就是秘密等待,如果范文程的計劃成功了,明人相信了沈志祥的投降,派兵來取金州,那麼他就可以半渡而擊,等明軍登陸到一半的時候,忽然出擊,和沈志祥聯合攻擊,將登陸的明軍殲滅於灘頭,並想方設法燒燬明軍的船隻。
如此,大功告成,他濟爾哈郎就是為大清立了頭功。
如果范文程的計劃失敗,明人沒有相信沈志祥,那他依然是要駐紮欒古關,但使明軍上岸騷擾金州或者是復州時,他帶兵出擊,以保障兩地的安全。
雖然不情願,但濟爾哈郎對“大清”的國事,還是很盡心的,到達欒古關之後,就開始連軸轉,調派將官,整飭遼南的軍務,令旅順金州復州小心提防,以備明軍來戰。
三天前,當范文程回報,說明人已經中計,三天之後,明軍船隊將會出現在金州外海之時,他微有驚喜,於是急急帶兵前行,來到了距離金州衛不過十里裡的十里屯,秘密駐紮了下來,只等明軍登陸,范文程發出訊號,他就可以帶兵出擊了。
十里屯。
當三天後,濟爾哈郎又接到范文程的緊急回報,說前來的不是一萬,而是五萬大軍,大小船艦三百艘,首批前鋒兩萬人已經到了旅順和登萊中間的城隍島,而且領軍的乃是明國新近任命的遼南經略高鬥樞之後,濟爾哈郎表情立刻就凝重了起來。
現在遼南,滿打滿算,連同他帶來的一千鑲藍旗白甲兵,也不過才一萬多兵馬,如果明國真的是五萬大軍撲來,其中還有火器犀利的精武營,他遼南還真的頂不住。
所幸明軍船隻有限,一次只能來兩萬人,那麼,就遼南現在的兵力,湊一下,還是可以的。
只要擊潰先鋒兩萬人,後面的三萬明軍自然就膽寒,不敢登陸了。
而在盤算謀劃之外,濟爾哈郎心中也不禁升起懷疑,作為隆武皇帝器重的大臣,高鬥樞應該不是一般人物,他真會這麼容易就上當嗎?
雖然在他印象裡,明國官員除了幾個利害角色,大部分官員都是極迂腐又愚蠢,常常做出違反軍事,令人難以置信的決定,比如前遼東巡撫閻鳴泰、王化貞
等人,正是這前後兩任遼東巡撫的愚蠢行為,才能讓大清輕易的拿到了瀋陽和遼陽。
這個高鬥樞,也是閻鳴泰,王化貞一類的人物嗎?
濟爾哈郎不能決定,召集身邊眾將和幕僚商議。
眾人都認為應該立刻調集兵馬,在金州海岸全殲上岸的明軍,為大清博取大勝。因此不能猶豫,因為時間不等人,明軍船艦明日下午就會出現在金州外海,現在必須立刻調兵,不然事到臨頭就晚了。
眾人意見一致,濟爾哈郎也下了決心,咬咬牙,下令:“傳本王的命令,徵調周邊一百里之內的所有兵馬,復州調兵一千,旅順出五百精銳,往金州而來,我軍於金州海灘,對登陸明軍予以殲滅!”
一邊說,濟爾哈郎一邊將大手狠狠拍在地圖之上。
在濟爾哈郎的內心裡,他還是相信范文程的謀劃和判斷的,因此他並沒有太多的猶豫。
“王爺,要不要通報朝廷和睿親王?”有人小聲問。
濟爾哈郎冷笑一聲:“還用本王嗎?范文程早已經派人快馬通報盛京了。”
注:關於隆武帝識破詐降,前章有更改,以更符合邏輯,請大家重新觀看1085章,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首發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