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殿。

於海接了御批的卷子,雙手捧著,交給範景文和堵胤錫。

隨後則是解封名姓,兩個考官,一人負責大聲念出考生的名字和分數,令一人負責核查,而殿中早已經準備好了一個類似於屏風的四連板,板上貼著榜紙,每念出一個名字和分數,站在榜前的官員立刻就會將其書寫在榜紙上。

兩科分數加在一起,第一名者,即為隆武新朝的第一位狀元。

“王夫之。”

“傅以漸。”

“張煌言。”

一些熟悉的名字,朱慈烺都聽到了。

……

大殿之外,學子們正在翹首等待。

而過往不同,過去殿試結束,學子們都得回去等待,誰為狀元,誰為榜眼,還得皇帝斟酌、考慮一番,但今日不用。隆武帝特旨,學子們不必離去,在殿前等待結果即可。

今日上午開試,不到中午結束,現在唸榜的時間,恰恰就是中午,春日的陽光正是明媚,照在學子的頭上,洋洋灑灑,這中間,內監抬來大鐵壺,備下小茶碗,學子們但是渴了,可以自己取用,另外還有饅頭可充飢,但此種時刻,張榜在即,誰也不覺得餓,學子們一個個都伸長了脖子,側耳靜聽殿中的動靜,但是聽到誰的名字,誰多少分,立刻會掀起一陣小小地騷動。

終於,念分結束了。

隨即,幾個錦衣衛將屏風榜從殿中抬出,擺在了殿前,任由學子們檢視。

學子們立刻就圍了上去。

所有人的目光第一個看向的就是頭甲頭名的位置,也就是今次的狀元。

湖廣王夫之!

第二名,也就是榜眼。

山東傅以漸。

雖然增加了農政和數學,但天資這東西是無法改變的,即便臨時學習,也能勝過很多人。因此,傅以漸還是高中,只不過從狀元變成了榜眼。

第三名,南直隸張煌言。

……

殿中。

朱慈烺靜靜而坐,殿試的成績出來之後,他十分驚喜,前世裡,十五年鄉試,湖廣第五名,但因為甲申之變,沒有能上京參加會試的王夫之,卻成了隆武新朝第一個狀元,實在令他有點想不到,由此可知,王夫之不但是經世致用的倡議者,也是實踐者,就農政和數學來說,他都有相當理解。

更想不到的是,張煌言居然也能中探花。

——首發起點,最近訂閱下降的厲害,不得不重啟防盜版,寫作不易,謀生更不易,箇中不便,望大家諒解,正式內容請十五分鐘後重新整理,如果是半夜,請凌晨重新整理,對造成的不便,再次表示深深的歉意。

太子處置劉澤清,未修改版。

王永吉額頭有汗:“回殿下,他二人都在,不過是不是回到官署再問訊他們?大街之上,不宜久留啊殿下。”

“張勝,姚文昌!”

朱慈烺立刻叫出兩位指揮使對質。

兩人都是滿頭大汗,跪在太子面前如同是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