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 帝心堅定(第1/3頁)
章節報錯
明年隆武新科,殿試增加農政和數學之事,很快就傳遍天下。
很多一直苦讀八股的讀書人聽聞,本能的就是反對,他們讀八股這麼多年了,以為八股是唯一的標準,但想不到,現在在八股之外,又多了兩個標準,一個是農政,一個是數學。
也就是說,八股讀的再好,也只是舉人和貢士,要想在殿試上有所成就,成為大明最高學歷進士以上,非得同時精通這三門不可。
一時,他們不能接受,所到之處,都是議論紛紛,群情激動。
不過在江南,有三人聽到這個訊息,卻都是大喜。
王夫之、黃宗羲、顧炎武。
他們是這個時代,最早提出經世致用的人。
經世:治理世事;
經濟:經國濟民;
致用:盡其所用。
這三位明末清初的大儒,一直都在這條路上奔走,雖然他們三人年紀尚輕。尚沒有後世的影響力,但卻人格和學說,卻基本已經定型,他們對八股科舉的弊端,已經瞭解的非常清楚,但他們卻沒有膽子,像當今隆武帝一樣,提出農政和數學,用以和八股並駕齊驅。
不知道是巧合,還是故意安排,朝廷明年試行科舉新制的訊息傳來之時,他們三人恰好都被南京京營參贊張家玉邀請,都在南京做客。
“陛下聖明啊~~”
三人都是激動。
尤其黃宗羲。
他和隆武帝兩年前在京師有一面之緣,當時他就知道,“太子殿下”非是一般人物,大明中興必在太子殿下,這兩年多的一切,都驗證了他當初的判斷,但即便是他,也沒有想到,太子殿下在繼位不久,隆武朝第一次科舉,就會推出改制。
陛下的遠見卓識,遠在他的想象之外。
王夫之、黃宗羲、顧炎武在徽州會館組織了一次聚會,召集志同道合之人,支援陛下的科舉新政。
因為家世師承的原因,三人雖然都不是進士,但卻都已經名聲在外,他們三人跳出來支援科舉新制,令很多人吃驚,也令很多人恨的咬牙。
三人捲起的風波很大,以至於很多反對者衝到會館,要和他們三人論戰。
三人不退卻,輪番上陣,一一和對方辯駁。
因為影響力巨大,每日裡觀看者甚多。
張家玉派人將論戰的全過程,全部記錄下來,連夜排版印刷,在南京城內散發,每日一篇,一篇賣三文錢,日日不斷。
漸漸人稱,《三文日報》。
……——首發起點,最近訂閱下降的厲害,不得不重啟防盜版,寫作不易,謀生更不易,箇中不便,望大家諒解,正式內容請十五分鐘後重新整理,如果是半夜,請凌晨重新整理,對造成的不便,再次表示深深的歉意。
太子處置劉澤清,未修改版。
王永吉額頭有汗:“回殿下,他二人都在,不過是不是回到官署再問訊他們?大街之上,不宜久留啊殿下。”
“張勝,姚文昌!”
朱慈烺立刻叫出兩位指揮使對質。
兩人都是滿頭大汗,跪在太子面前如同是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