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聲東擊西(第2/2頁)
章節報錯
黃太吉,太狡詐了。
其實在接到令騎求援的第一瞬,楊文嶽腦子裡面閃過的,並非是“調兵”兩個字,而是“太子”兩個字如果太子殿下在當場,他會如何決斷?如果調兵,他又會如何調兵?
但太子不在,楊文嶽必須自己做決斷,他無法,時間也不容許他向太子或者是朝廷請令。
楊文嶽平靜了一下心情,轉對身後眾將,表情依舊威嚴,聲音依舊沉穩的說道:“香河危急,非救援不可。姜名武,徐文樸,康世德聽令!”
“在!”保定兵中軍總兵姜名武、精武營暫守備徐文樸和保定軍遊擊康世德三人抱拳。
三人都表情凝重,深知運河危險了。
“你三人各率本部兵馬,跟隨本督沿岸而下,火速馳援香河段!”
“是!”
“賈悌聽令!”
“在。”保定軍副將賈悌抱拳。
“你帶軍繼續嚴守通州段,非有本督命令,一兵一卒也不得擅動!”
“是。”
“再給白廣恩傳令,令其率騎兵火速出發,必須於本督之前,趕到香河!”
姜名武、徐文樸、賈悌和康世德領令,四人急急就要去點兵。
“制臺且慢!”
不想卻有一個藍袍官員忽然從楊文嶽身後的幕僚群中走出,向楊文嶽躬身行禮。
楊文嶽抬頭看去,原來是通州厘金局主事堵胤錫。剛才那一句“炊煙,不對呀……”就是堵胤錫唸叨的。
堵胤錫是戶部五品,乃是現在通州城中最高品階的文官,他和通州知州一起,共同配合楊文嶽守衛通州,雖是文官,且資歷尚淺,只是崇禎十年的進士,但堵胤錫見識不凡,胸有韜略,和楊文嶽非常談的來,更不用說,上一次太子親臨通州之時,曾經和堵胤錫夜談很久,此事一出,堵胤錫在通州的聲望就更高了,楊文嶽對他非常倚重,此時見堵胤錫站出,楊文嶽立刻問:“仲緘有什麼要說嗎?”
堵胤錫字仲緘。
堵胤錫臉色肅然,向楊文嶽一鞠:“制臺,下官以為,此事仍有蹊蹺可議之處,不宜倉促決定,仍需慎思啊。”
楊文嶽一驚:“你是說,軍情有假?”
堵胤錫搖頭,沉思道:“那倒不會,香河段出現的建虜大軍和眾多火炮,那都是實實在在,肯定是假不了的,不過建虜主力是否全在香河,卻並不能確定。”向對面一指:“雖然對面建虜大營死寂,炊煙稀少,從裡到外透著一種古怪,像是一座空營,但下官總覺得有哪裡不是太對……”
“軍情如火,容不得耽擱啊!”楊文嶽跺腳:“少司馬已經派人求援,本督豈能在此蹉跎?非立刻起兵救援不可!”
楊文嶽奉命守衛運河,如果運河有失,他是首要責任人,以崇禎帝的冷酷,下詔獄都是輕的,說不得就是斬首棄市除了去年,建虜每一次入塞,大明都會死一個總督,不是戰死沙場,就是戰後論罪被斬首,楊文嶽不想自己變成那個倒黴者,哪怕是戰死在香河,他也不想因為運河失守而被論罪,現在每遲疑一分,香河斷失守的可能性就增加一分,落在他頭上的屠刀,就更近一分,他焉能不急?
堵胤錫理解他的心情,只能退一步說道:“香河段危急,制臺自是應該救援,不過下官以為,通州段的防務卻也不可放鬆,以免中了建虜聲東擊西的詭計,因此下官以為,只賈副將的三千人馬是不夠的,需再留一支強兵。”
楊文嶽皺眉,吳甡只有一萬人,面對十萬建虜的強攻,肯定堅持不了多少時間的,他必須火速支援,而他帶去的援兵應該是越多越好,唯有如此,才能頂住建虜大軍得攻擊,也只有在充足兵力的保證下,才有將建虜重新趕下河水的可能。而通州斷明軍一共兩萬人,他帶走一萬六,賈悌的三千加上一些漕兵和散兵,一共仍有四千,加上通惠河的楊軒還沒有動,若有危急,也可以臨時救援通州,因此楊文嶽自認為留下的兵力是足夠的,換句話講,他一萬六千的援兵,不能再少了,不然絕對擋不住建虜的十萬大軍。
“建虜主力去了香河,對面已經是空營,從炊煙就可以知道,不會超過一萬人,四千人防守,綽綽有餘。”楊文嶽搖頭。
“未必!”
堵胤錫反對,臉色肅然的說道:“太子殿下說過,虜酋黃太吉最擅長聲東擊西、以假亂真的詭道,我軍不可不防,在下官看來,制臺帶一萬六和一萬四是沒有區別的,如果是及時趕到,即便一萬四,也能將建虜擋住,如果不能及時趕到,就算制臺帶了十萬兵,又有什麼用呢?
“兩千人對香河無關緊要,但對通州段卻是生死之間。請制臺三思!”
說完,堵胤錫深鞠。
楊文嶽捻著鬍鬚沉思。
如果是其他人的提議,他肯定想也不想的就拒絕,軍情如火,哪有時間耽擱?但面對堵胤錫,他卻不得不慎重,雖然他和堵胤錫認識時間不長,但對堵胤錫的見識,卻是暗暗佩服,堵胤錫有此隱憂,他不能不重視,想了想,一咬牙,轉對徐文樸:“徐守備,你留下一個千總隊。”
“是。”徐文樸抱拳聽令。
堵胤錫暗暗鬆口氣,精武營一個千總隊加上賈悌的兵,將近六千人,雖然還是不夠,但總是可以守衛一段時間的,就算黃太吉真有詭計,也有時間可以應對。
——————感謝“夏炎夏顏”和“當寂寞如雪、自然之風6”的打賞,謝謝~~明日更新可能會遲一點,約在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