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山中伏兵(第1/3頁)
章節報錯
……
這一夜,朱慈烺睡的很晚,他站在地圖前,久久沉思,腦子裡面一直在想兩個名字,一個張獻忠,一個李定國。
這兩個都是明末的風雲人物,也都是危險人物,張獻忠坑了楊嗣昌,李定國坑了吳甡,就謀略來說,朱慈烺自認是不如楊嗣昌和吳甡的,他唯一勝過他們兩人的,就是穿越歷史而來的史書、科技記憶和身為太子國本的天然優勢,另外,因為是穿越者,知道張獻忠和李定國的厲害,也是他略佔優勢的地方。
有楊嗣昌和吳甡在前,他必須更加的小心謹慎。
此時,在對面羊樓鎮,領兵的既不是張獻忠,也不是李定國,而是一個並不太出名的艾能奇。按理說,朱慈烺應該輕鬆才是,畢竟艾能奇只是以勇猛為名,論謀略和用兵,他比張獻忠李定國都差得遠。
但不知道為什麼,朱慈烺就是輕鬆不起來,他隱隱覺得,事情有點蹊蹺。
攔截之兵,關乎獻營成敗,就算張獻忠親自在嶽州城下督戰,脫不開身,也應該是派李定國才對,怎麼會是艾能奇呢?
難道艾能奇是張獻忠的棄子?
但如果艾能奇敗的太快,張獻忠豈不是把自己也棄了?
會不會情報有誤,對面並不是艾能奇?而是李定國呢?
如果是李定國?那就要小心了……
“殿下,該休息了。”唐亮再一次催。
……
大約是因為在軍營夜宿的時間多了?每每到早上?軍中起床的第一遍鼓聲敲響之前,朱慈烺就會很自然的睜眼醒來?今日也不例外,他準時醒來?帳中還是漆黑?天還沒有亮,他抹黑坐起來,摸索著披上衣裳,穿差不多了?才叫一聲唐亮?等唐亮走進來,點亮燈燭時,他衣服已經穿好了,唐亮見怪不怪,為他繫好後襟?然後急急去準備早餐。
就在早餐準備之中,朱慈烺卻已經披了大氅?出了大帳,騎上戰馬?衝到營前去檢視了。帳前侍立的武襄左衛急忙都跟上。
等唐亮急急慌慌的跑來,太子早已經不見影了。
唐亮一臉苦笑?急急追到時?朱慈烺已經站在角樓上?舉著千里鏡,藉著晨光,仔細觀望對面的流賊大營……
同一時間,張獻忠也已經是醒了,親隨為他準備好了他最愛吃的米湯燒餅配馬肉。
但今日張獻忠卻一反常態的沒有吃,而是披了大氅,急步登上院中的鼓樓,向對面看。
“娘求的,朱家太子的排場,還真是不小啊~~”
看著代天巡狩的大纛和一面面官軍大旗之時,張獻忠又冷笑又心驚。
……
天色大亮時,朱國弼,左良玉虎大威牛成虎連同京營眾將來到中軍帳,參見太子。
太子正在用餐。
參見之後就是議事。
嶽州正在被流賊猛攻,流賊派兵在羊樓洞攔截的用意,大家都是心知肚明,心急如虎大威者,嚷嚷著事不宜遲,應該立刻進攻,擊潰羊樓鎮的流賊,殺向嶽州,決不能讓張獻忠跑了。
即便是陳奇瑜和楊爾銘等文官,包括參謀司的一干參謀,也都認為應該進攻對面流賊約有十萬人,最多十二三萬,官軍八萬人,兵力並不落下風,何況從左營秦兵到京營,都是一時之精銳,面對十萬流賊,沒有不勝的道理。
朱慈烺卻不急,他首先要搞清楚的是,對面流賊主將究竟是誰?雖然連續抓來的兩撥舌頭,都說是艾能奇加上藺養成馬回回等人,但他卻不能輕信。現在,照他的命令,參謀司李紀澤江啟臣,見那幾個舌頭都提到了後營,正在嚴加審訊,結果出來之前,他還不想冒然行動。
至於嶽州的危局,他對劉肇基有信心,尤其是在南京水師控制江面之後,嶽州再守個五六天應該不成問題。
因此,雖然眾將連續請命,但朱慈烺卻始終不動聲色打仗重在知己知彼,在不瞭解敵人的情況下,他不會輕易做出下一個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