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 下揚州(第1/3頁)
章節報錯
皇宮。
思善殿中。
一身白裙的坤興公主站在窗戶邊,望著窗外的陽光,輕聲說道:“太子哥哥又出征了,可惜,我不能送他……”
他身後不遠,定王一身白衣,正跪坐在“孝哲懿莊溫正仁靖儀天昭聖周皇后”牌位前,默默唸著法華經,對坤興公主所說,對太子帶領大軍出征的訊息,他好像一點都不關心。
“如果母后在,她一定又會擔心。”
想到周後,坤興忍不住紅了眼眶。
定王不回頭,不搭腔,口中的法華經,卻是越念越急……
……
太子府。
一身素衣的顏靈素正在菩薩前禱告。
顏靈璧也學著姐姐的樣子,跪在菩薩前,叩頭又叩頭。
……
揚州。
揚州自古就是繁華地。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清樓薄倖名,都是千百年來,關於揚州的膾炙人口的詩詞,中國古詩詞中,出現地名最頻繁的是長安和洛陽,下一個就是揚州了。原因不外乎在古代中國,長安洛陽是政治中心,揚州某種意義上,則是經濟中心。
隋煬帝楊廣未登基之前,曾做過九年的揚州總管,期間傾力發展揚州,政績斐然,也就是在這期間,他萌生了開鑿運河,使揚州更加繁榮的想法,登基之後,楊廣踐行理想,舉全國之力開鑿了溝通南北的京杭大運河,而大運河與長江的交匯處,正是揚州。
於是,烈火烹油,錦上添花,自此,南來北往的客商貨船如同過江之鯽,揚州盛極一時,千年不變,而到了明末,在北方千里無人煙,一片蕭條的慘況之下,揚州卻依然繁華如斯,商客密集,彷彿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
當然了,一點影響沒有是不可能的,揚州城外,那連綿不斷的難民營,往來官道上的兵馬,都在提醒著人們,現在並非是太平光景,流賊在湖廣一帶肆虐,說不得哪一天就會殺到揚州來。
這一日上午,揚州城內大小官員,都聚集在天寧寺下的碼頭邊。這座碼頭是揚州城外東南最大的一座客運碼頭,從東北面高郵湖引出的水道往南同大運河相連,在揚州這裡向東拐了一圈才進入運河,歷來客商北上,京師南下,大底都從這裡上下船。
此時,緋袍青袍的官員在碼頭邊站成了好幾排,翹首望著運河。而在隊伍的最前面,是一名留著大鬍子的三品緋袍大員和一個面白無鬚的四品太監,同樣穿著緋袍,兩人並肩而立,三品大員甚至稍稍退了一步,由此顯現出太監的尊貴地位。
官員身後,鼓樂禮銃都已經準備齊當,但使欽差一到,立刻就會奏響。
“來了來了!”
當河面上有官船出現,且船頭挑著“奉旨督餉”的方旗之時,已經等待許久,有些疲憊的官員都振作起來,當官船靠上碼頭,首先是四個挎刀錦衣衛上岸,躬身迎出了一個身穿錦服、挎著寶劍,眼有沉思的貴人,然後是一名長臉黑鬚、身穿青袍的嚴肅官員,最後則是一個穿著緋袍的精幹太監。
正是駙馬都尉鞏永固,御史馬嘉植和東宮典璽田守信。
“欽差到了,奏樂!奏樂!快放禮銃!”
有官員喊。
——首發起點,最近訂閱下降的厲害,不得不重啟防盜版,寫作不易,謀生更不易,箇中不便,望大家諒解,正式內容請十五分鐘後重新整理,如果是半夜,請凌晨重新整理,對造成的不便,再次表示深深的歉意。
太子處置劉澤清,未修改版。
王永吉額頭有汗:“回殿下,他二人都在,不過是不是回到官署再問訊他們?大街之上,不宜久留啊殿下。”
“張勝,姚文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