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1章 輔政王(第2/2頁)
章節報錯
皇帝定下,但年幼不能理事,接著就是輔政王了。
按理說,最有資格作輔政的乃是禮親王代善,因為他年紀最老,威望最高,有公道伯之稱,但代善已經六十歲,謝政多年,並無此心,他今日主持議事,就是想要維持建虜內部的團結,盡力撮合豪格和多爾袞,不使他們道刀兵相見,因此他甘願讓出輔政。
至於豪格和多爾袞,因為兩人已經勢同水火,肯定是不能同時理政了,不然必起爭執,使朝政陷入空轉混亂,而兩人之中,多爾袞對朝政的熟稔遠遠超過豪格,而且做所謂的“輔政大臣”或者是輔政王,並非越親越好,因為史書說“位相近則相逼”,時間長了,便會有僭越之嫌,豪格是福臨的哥哥,關係遠比多爾袞親近,從這一點上來說,多爾袞又略勝一籌。
因此,多爾袞的輔政王是確定的。
但也不能偏廢了豪格,所以就定下濟爾哈朗為另一個輔政王,為豪格利益的代表。
爭位失敗,豪格已經是萬念俱灰,整個人呆若木雞,對於選哪個弟弟做皇帝,誰代表自己為輔政王,老實說,他已經沒有多大的興趣,一切都由代善定奪從這一點上來說,豪格的幼稚和短謀,清楚可見。他不知道輔政王也是可以變成“攝政王”的。
大勢底定,多爾袞不爭皇位,落一輔政王;豪格雖然沒有爭到皇位,但皇位仍在黃太吉一系,對他也是一種安慰,最重要的一點,兩人雖然都沒有得到,但同時卻也沒有讓對方得到。這就來說,兩人都是可以勉強接受的。
把繼位人選和輔政王的人選全部商量好了以後,代善這才站起,宣佈黃太吉的治喪事宜,然後眾人大嘴一咧,連多爾袞都擠出了眼淚,開始為他們的“大行皇帝”哭靈去了。
……
一番忙碌之後,披著孝的多爾袞卻悄悄來到一處院子,向一個披麻戴孝,留著山羊鬍的尖瘦老者躬身:“謝先生指點。”
原來是洪承疇。
今日,多爾袞能成功逼退豪格,成為輔政王,暗中多虧了洪承疇的指點。
洪承疇急忙還禮。
多爾袞沉思道:“先生,我大清以武功立國,雖然去年徵明失敗,急需休養生息,但我新為輔政王,非有軍功不可,不然不足以服眾,因此,就算有困難,我大清也必須和明國再小打一場,以振奮人心,肅立威望,先生以為,我大清該從何處下手?”
多爾袞是明智的,他知道兩次徵明失敗,損失慘重,建虜急需修整,恢復元氣,但他新為輔政王,又必須建立軍功,兩難之中,他想要選一個明軍的薄弱環節下手,以速戰速決,既取得勝利,又不至於陷入戰爭的泥潭。
不同於大明,建虜為皇帝守孝不過二十七天,二十七天後,他們就可以出兵。
洪承疇思量了一下,沉吟道:“罪臣以為,應以寧遠和山海關之間的中後所,中前所,前屯衛為最佳目標,此三城連線寧遠和山海關,但其城池和兵馬,都不如山海關和寧遠,尤其松錦之戰後,此三城的防衛,已經大不如前,我大清快速而去,繞過寧遠,忽然殺至,寧遠和山海關不明虛實,短期之內,必不敢救,以輔政王的武力,取下三城,應不是問題。等到明軍醒悟,從關內派兵,我軍要早已經退去了。”
多爾袞笑:“先生所說,正和我意。”隨即又嘆息:“只可惜兩次徵明耗費了大量的錢糧,明國又封鎖邊貿,府庫已經不充實了,再想出徵,還得費些日子調集錢糧。”
……
歷史上,建虜在確定福臨為皇帝,多爾袞和濟爾哈朗為輔政王的第二天又生出波瀾。
代善的次子碩託和三子薩哈廉的兒子阿達禮忽然又秘密來到代善的府上,請帶上支援多爾袞為帝,從而又引發了一場風波,但這一世,阿達禮戰死在了通州,碩託雖然很支援多爾袞,但他一人孤掌難鳴,又或者是通州之敗,兩紅旗精銳受損,給了碩託重大的打擊,所以這一世的碩託默默接受了發生了一切,沒有敢再興起什麼波浪。
……
京師。
遼東建虜黃太吉身死的訊息,已經在京師傳開,百姓們都是喜悅,這個數次帶兵入塞,害死無數大明百姓的虜賊,終於是得到報應,被老天收走了,至於繼位的小福臨,連大明百姓都能看出,他只是一個傀儡,真正掌權的,還是建虜的兩個輔政王。
如此一來,建虜想必得消停一兩年了吧?
如果不是皇后賓天,國家大喪,只黃太吉身死的這一個訊息,就足夠京師鞭炮震天了。
現在,大家只能面帶喜悅的議論這個訊息,但卻沒有人狂喜。俄而,又有人穿插談起南方的匪患和陝北的饑荒,氣氛又壓抑起來。當然了,周後和田妃的事情,依然還是大家猜測和議論的重點,只不過關係到皇家,所以沒有人敢公開,都是私下裡小聲討論。
……
太子府。
朱慈烺一身素衣,在後殿守孝。
因為守孝,所以他放下了所有的職務,兵部的塘報,也不再像過去一樣,會抄送他一份了,太子府感覺也清淨了很多,現在,他情報的主要來源,一個是公開訊息,另一個就是軍情司秘密傳遞蔣德璟接了京營戎政,不但沒有更改京營的制度和人事,對各個司的具體運作,也絲毫不干涉,
因此,軍情司毫無阻礙的繼續向他傳遞情報。
“一切都如歷史啊。”
朱慈烺放下密報,暗暗想,多爾袞果然是一如預料的成了輔政王,小福臨也一如預料的成了皇帝,豪格被遠遠踢開,如果歷史不是在自己這裡開了一個叉道,多爾袞帶著福臨入主中原,亦是不遠之事了。
多爾袞的下一步,一定是攻擊寧遠三前衛,肅立威望,朱慈烺心中擔心,不知道範志完是否已經佈置妥當,以迎接多爾袞的攻擊?
“殿下,陛下對原薊州總督趙光抃處置,已經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