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 相府密謀(第2/2頁)
章節報錯
事情還沒有開始,就有人不想出銀子,這怎麼可以?如果他答應了,那他怎麼向陛下交代?
“百官之中,哪些人真沒銀子,哪些人是假裝沒銀子,你比老夫清楚的很,你放風出去,就說是老夫說的,家中有銀子但不願意拿出來為國分憂者,明年京察,休想得到吏部的甲等!”周延儒怒道。
京察,大明官員三年一次,京官六年一次的大考核,如果被評為不合格,評為丙等者,則視為不合格,要被罷職,大部分人都不會再被起用,不但仕途斷絕,也是終身的恥辱,因此,京官們對京察極其看重,周延儒用京察做要挾,實是握住了他們的命根子。
“是。”
吳昌時躬身答應。
作為周延儒的心腹,他根本不擔心京察,就算京官都被打成丙等,他也絕對會是甲等,直身之後他有點不甘心,試探的問道:“閣老,你說六部百官,要籌集到多少銀子,太子才會滿意?”
周延儒又把眼睛閉上了:“不著急,先看看勳貴們在說。”
“下官明白了。”
吳昌時微微鬆口氣,以他對勳貴們的瞭解,知道勳貴們一定不會拿出太多,頂多就是八百一千兩,給太子一個面子,應付了事,就像四年前,應付陛下一樣,如果勳貴應付,那他們這些當官的,就更有理由應付了。
“閣老,下官有一點不明白,望閣老賜教。”
吳昌時向前一步,壓低聲音。
“什麼?”周延儒呢喃。
“你說,這滿城的流言,太子殿下難道沒有聽說嗎?怎麼還敢在這個時候,異想天開,推出什麼國債呢?這一來,他不是把勳貴和百官都得罪了嗎?大家一意為他瞞著童謠和流言的事情,如果哪個勳貴和官員心中不滿,將事情捅到陛下那裡,那不是就糟了嗎?”
周延儒睜開眼:“你以為陛下不知道嗎?”
吳昌時一驚:“您是說,陛下已經知道了?”
“當然知道了,東廠和錦衣衛可不是擺設。”
“可你前日不是說,這般重大的事情,王德化和駱養性都不敢輕易稟報嗎?”
“我是說了,不過看陛下近日的情緒,他顯然已經是知道了。”周延儒臉色凝重。
“怪不得今日在朝上,陛下沒有立刻答應太子的請求呢。”吳昌時猛然醒悟。
周延儒嘆口氣,慢慢坐起來:“所以老夫對太子推出這個勞什子的國債,也有點不明白。太子究竟想做什麼呢?”
吳昌時急忙將斟滿的茶杯,呈到了他手中。
周延儒接過茶,啜了一口,沉思的說道:“我們這個陛下,雖然多疑好面子,但內心裡卻是柔軟的,對自己的兒子,就更是如此了,流言雖然令他不悅,但還不至於動搖他對太子的信任,只要太子安靜一段時間,不和群臣交往,不參與朝政,亦沒有表現出其他令他不悅的事情,他對太子的不悅和疑心,自然就會消退。”
“太子是一個聰明人,應該是明白這個道理的,但今日他卻在朝堂上提出了發行國債,雖然不比去年的廢遼餉和開厘金,但同樣也是驚世駭俗,就如同是在一池還未平靜的池水中,再扔下一顆巨石,你說陛下的心裡,該會怎麼想呢?太子,豈非是自尋煩惱?”周延儒嘆。
吳昌時沉思了一下,說道:“發國債是得罪人的差事,弄不好,就是灰頭土臉……太子會不會是以此來自墜名聲,洗脫懷疑?”
“胡思亂想什麼呢?”周延儒偏頭看向吳昌時,冷笑:“太子像是自墜名聲的人嗎?再者,做不到是灰頭土臉,裡外得罪人。做好了,就是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聲望大漲!你說,以太子這兩年表現出來的手腕和謀略,這件事他是做好,還是做不好呢?”
“這……”
吳昌時猶豫了一下,拱手道:“太子雖然年輕,但從他撫軍京營,擊退建虜來看,太子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是其他小事,那是一定能成的,但發行國債,拿人金銀,卻是難說了……”
周延儒冷哼一聲,搖頭道:“你太小看太子了,以老夫的判斷,此事八成能行!”
“閣老賜教。”吳昌時問。
周延儒又啜了一口茶,緩緩說道:“太子不是常人,從他今日在朝堂上丟擲來的三條配套看,他是早有謀劃和研究的,不用細想,就知道比大明寶鈔合理多了,平常裡他和商人們又多有來往,深懂商人心理。上一次在府中義賣,光他一幅字,就賣了十幾萬兩,今日他主持國債發行,那些商人們豈能不捧場?”
“商人紛紛解囊,加上勳貴和百官,就算最後湊不夠一百萬,只要有六七十萬兩,助朝廷度過了這個危機,太子,就算是成功了,”周延儒道。
吳昌時一臉沉思的說道:“可這樣一來,太子聲望又會大漲,想到四年前只募到二十萬兩,陛下說不得會悄悄不悅……”剛說到這,發現周延儒嚴厲的目光忽然刺來,心中一驚,急忙抬手打自己嘴巴:“該死,陛下心境,豈是臣子可以評斷的?掌嘴,掌嘴!”假裝很是用力,啪啪,但卻輕輕打了自己兩個嘴巴。
周延儒哼了一聲,又向後一仰,閉上了眼睛。
吳昌時躬著身子,試探著問:“閣老,既然這樣,我們配合還是不配合啊?”
“發行國債是緩解朝廷燃眉之急的唯一辦法,老夫身為首輔,豈能不配合?”周延儒面無表情。
“可是……”
“住嘴!”周延儒知道吳昌時要說什麼,睜開眼睛,老臉寒霜的說道:“身為臣子,有些事情,不是你可以任意揣測的,但是出了什麼漏子,老夫也救不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