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5章 京師百態(第3/3頁)
章節報錯
“此事是太子殿下總攬,太子乃是我大明國本,既然說了按期兌現,朝廷到時應該不敢推脫吧?不然太子何以面對天下人?再者,只不過一百萬兩銀子,我大明富有四海,但使建虜不來,朝廷明年拿出一百萬兩銀子,應該能做到吧?”
“能是能,就怕朝廷到時不肯做。”
“如果不做,那就是墜了太子的名聲,太子爺可是我大明未來的皇帝,金口玉言,難道還沒有登基,就要失信於天下的百姓嗎?”
“聽你這麼一說,倒是可以一試……”
“算了吧,官員都還沒有買,你們著什麼急?”
有商人卻已經在打算盤了,年息五厘,這筆借錢生意可以做,唯一擔心的是,朝廷會賴賬……
“哎,我聽說你和戶部的張主事和朋友,不如去打聽打聽,他在戶部,知道的訊息,一定比我們多。”
也有賢達在憂心忡忡:“我大明已經窮到這種地步了嗎?連一百萬兩也要向百姓借?唉,唉,唉!”
……
黃華坊,一間幽靜清雅的小院裡,一個三歲左右,穿著粗布棉服,小臉凍的通紅的孩童穿院而過,跑進西屋的織房裡,張著小手,喊道:“姐姐,姐姐~~”
已經是臘月,穿窗而進的午後陽光一點都不溫暖,織布機的後面,一個年輕女子身著素衣,正在織布機後吱吱呀呀的織布,不時呵手,驅趕雙手上的寒意,聽見弟弟的呼喊,抬起頭,微微一笑,陽光照著她的臉,容顏雪白,相貌絕美,微笑時露出一口貝殼般的玉齒。
“慢點,慢點。”
孩童身後,一個三十多歲的婦人笑著追了進來,進屋之後,發現溫度不對,急忙走到鐵爐邊,用叉子撥亮了爐火,口中說道:“姑娘你怎麼又壓住了火?這多冷啊,唐公公要是知道了,非罵死我不可。”
女子也不說話,只是抱住弟弟笑。用臉貼住弟弟的臉蛋,小聲說什麼。
腳步聲響,一個眉清目秀的年輕小廝走了進來,進屋就躬身行禮,然後急急說道:“姑娘,打聽清楚了,徹底打聽清楚了,發行國債確實是太子倡議的,太子號召大家認購,利息五厘,十兩銀子,明年還十兩五錢呢。”
女子哦了一聲,心中立刻做了決定,既然是太子倡議,她就能一定要支援,但她卻沒有那麼多的銀子,這一年來,她織布賣錢,滿打滿算,也不過才賺了一兩銀子,其他九兩,她又向哪裡湊去呢?
婦人和小廝都已經看出了女子的心意,相互一看,婦人上前道:“姑娘,太子殿下號召認購國債,指的是家有餘財的人,像普通百姓,哪能有十兩銀子?姑娘有這心意就可以了,殿下必不會見怪的……”
小廝也點頭:“是啊姑娘,小的也想認購,但小的連半錢銀子都沒有啊。”
女子卻不說話,而是看向了弟弟的脖頸,在弟弟的脖頸下,貼身的衣物裡,有弟弟滿月時,父親請工匠為弟弟打造的銀鎖,最少價值八兩銀子,加上積攢的一兩多銀子,差不多就夠了。
弟弟卻不明白姐姐的意思,他只是伸出胖乎乎地小手,抱著姐姐笑。
姐姐眼中現出堅毅之色,低聲說:“弟弟,姐和你商量一件事……”
……
嘉定伯府。
花廳後面的暖閣中,嘉定伯周奎正在砸核桃吃,他吃的極其仔細,連夾縫裡的核桃肉,都要用針一一摳出來,一點都不浪費的送入口中,每吃一次,他老臉上都會露出心滿意足的微笑。
自從去年被那可惡的外孫,一下子敲詐了數萬兩銀子之後,周奎雖然沒有病,但卻也足足在床上躺了兩個月,每日裡長吁短嘆,對影發呆,心疼自己辛辛苦苦,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數萬銀兩,一下子就化成了烏有沒有窮過,就不知道貧困的艱難,不知道一分錢難死英雄漢,周奎小家小戶,商人出身,從小是吃了大苦的,對銀子的意義,太瞭解不過了。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即便女兒成了一國之母,自己還被封為了嘉定伯,以後再不用為生機發愁了,但骨子裡的窮酸,卻是永遠也改不了。
相比於周奎,國舅爺周鏡的腦子還比較清楚的,他認為,都是外面的店鋪和那些不長眼的狗腿子,給嘉定伯府惹了禍、招來了風雨,既然經商之事已經被太子發現,且府裡也並不缺銀子,不如就此斬斷,將店鋪全部變賣,以後老老實實的做國丈、國舅就可以了。也省得再有什麼災禍。
但周奎卻捨不得,這些店鋪都是他一點一點經營起來的,雖然被太子奪去大半,但依然還有不少的產業,就這麼交出去,實在不甘心。
周奎不同意,周鏡也無可奈何。
於是事情就這麼拖了下來。
幸運的是,這一年多來,太子並沒有再為難自己的外公,不論是帶兵出征,義賣字畫,還是招募錢糧,太子一次也沒有在嘉定伯府出現過,伯府開在京師的幾家店鋪,也都是安安穩穩,照常經營,周奎不安的心,漸漸穩定了下來,而隨著太子的節節勝利和聲望升高,原本對太子頗有微詞和不滿,認為太子不顧親情,不是好外孫的周奎,對外孫的印象,也漸漸好了起來讓他出銀子,他是不願意的,但如果只是鼓掌喝彩,他還是很願意將所有的熱情,都灌給自己外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