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章 字字如刀(第1/3頁)
章節報錯
見是內廷三公之一的東廠提督王德化王公公,兵科給事中張縉彥年輕的臉上現出更多的驚慌,他只是一個七品言官,在王德化面前,位階低的很,雖然言官一向都以骨頭硬著稱,尤其喜歡和“蠱惑帝王”的太監們作對,但張縉彥卻沒有這樣的想法,他向王德化深深一施禮:“王公公。”然後不等王德化問,急匆匆而去。
王德化站在原地,望一眼張縉彥離開的背影,心中懷疑更多,不過他是東廠提督,經過的歷練多了,喜怒早已經不行於色,更何況,他現在還有急務呢,於是記下此事,進到殿中,向崇禎帝稟報申春秀之事。
“奴婢參見陛下。”
王德化進殿就拜。
但御座上的崇禎帝卻久久沒有反應。
地板如鏡,殿中的西洋鐘錶滴滴答答,除此,再沒有任何聲音。
王德化心中不安,心說我哪裡做錯了?又等了一陣,見陛下還是沒有說話,他微微抬起頭,偷眼看御座上的崇禎帝。見崇禎帝低頭正看著什麼,絲毫沒有理會他的意思,目光不禁求援的看向了站在崇禎帝身後的王承恩,卻發現王承恩皺著眉頭,臉上隱隱有冷汗。
這一來,王德化更惶恐了。他只能抬高聲音,再次稟報。
御座上,崇禎帝根本沒有聽見王德化的進入,他正臉色鐵青的盯著御案上的一張紙,思想已經完全沉浸其中。
紙,雪一樣的白,乃是最好的官宣紙。墨是最好的墨,如西山之煤,但紙上的字,卻像是刺人的刀子,每一個刀口都在流血。
“東邊來,帽下口,一年兩年殿上走;一個天,兩個天,掃掉嵩藁換新顏。”
作為一個從小接受儒家教育,詩詞書文都有相當造詣的書生皇帝,崇禎帝很輕易的就看懂了童謠的意思白紙上那二十幾個通黑透亮的大字,像是一把把地利劍,插在了他本就脆弱的心頭。
也因此,他臉色才如此難看,心中的憤怒才有點難以控制。
直到王德化跪在他面前,提高聲調,再一次向他稟報時,他才聽到了,然後他緩緩抬起殺人的眼睛,冷冷看向王德化。
王德化嚇的一哆嗦,急忙又叩首,腦子裡迷迷糊糊的想,這是怎麼了,難道是張縉彥告了我一狀?這個混蛋,有機會老子非宰了他不可!
“東邊來,帽下口……”此時,崇禎帝咬牙切齒的念出宣紙上的字。
跪伏在地的王德化,身子一顫。
“這首童謠,已經在京師傳唱三天了,你聽說沒有?”
崇禎帝冰冷的聲音,從御座飄來。
——首發.asxs.,最近訂閱下降的厲害,不得不重啟防盜版,寫作不易,謀生更不易,箇中不便,望大家諒解,正式內容請十五分鐘後重新整理,如果是半夜,請凌晨重新整理,對造成的不便,再次表示深深的歉意。
太子處置劉澤清,未修改版。
王永吉額頭有汗:“回殿下,他二人都在,不過是不是回到官署再問訊他們?大街之上,不宜久留啊殿下。”
“張勝,姚文昌!”
朱慈烺立刻叫出兩位指揮使對質。
兩人都是滿頭大汗,跪在太子面前如同是洗澡。
“聽好了,本宮只問一次,但有一字虛言,必嚴懲不貸。李青山冒功,究竟怎麼回事?”朱慈烺俯視他們,冷冷問。
張勝,姚文昌雖然是劉澤清的死黨,但在帶天出征的太子面前,卻也不敢撒謊,不然就是“欺君”之罪,何況當日知道真相的人極多,他們不說,自有他人會說,於是兩人不敢隱瞞,一五一十的將當日真相說了出來。當日,李澤清帶兵圍攻梁山,不想卻走了李青山,劉澤清覺得沒有面子,於是勾結軍中將領,將李浩然生擒李青山的功勞掠為己功。
不過張勝和姚文昌卻竭力撇清跟李浩然之死的關係。
當兩人自白時,同樣跪在地上的劉澤清面無死灰,他知道,自己今日肯定是逃不過了。這個總兵,肯定是丟了,幸好李浩然之死他做的漂亮,只要他咬死不承認,太子找不到證據,最多就是罷職,等過了這個風口,他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