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衛都在帳外守候,多爾袞,多鐸,阿濟格三兄弟正聚在一起密議。

多爾袞遇刺之事,震驚了所有人,多鐸和阿濟格兩人也不例外,尤其是阿濟格,他派出的親信心腹廓步梭,竟然變成了刺殺多爾袞的刺客,這令他萬萬想不到,聽到訊息的第一刻,他冷汗就湧滿了全身,回到大營的第一件事,並非是到黃太吉的棺前跪拜,而是來見多爾袞,向多爾袞解釋,廓步梭絕不是他授意,一切他都矇在鼓裡。

對阿濟格的解釋,多爾袞完全相信,他也完全沒有懷疑阿濟格,阿濟格沒有有動機,也沒有理由,如果他死了,阿濟格得不到任何好處,說不定還有壞處,無論從哪個方面講,幕後指使之人,都不應該是阿濟格。

再者,如果阿濟格真要殺他,絕不會笨到使用身邊的親衛,那豈非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

不是阿濟格,多爾袞又堅定以為,不會是黃太吉,那麼好像就只剩下豪格了。

除了豪格,在建虜內部,他想不出還有想要置他多爾袞於死地的人。

至於廓步梭會不會是被明人收買?從多爾袞以下,所有人都認為,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廓步梭是女真人,他或許可能為其他主子賣命,但絕對不會為聽從明人的指令,為明人賣命。

事情成了疑案。

而在黃太吉身死,大位懸空的情況下,多爾袞三兄弟此時也顧不上過多的討論幕後兇手的問題,在加強警戒的同時,現在他們日議夜議的,就是如何在公推中佔據上風,擊敗豪格?同時的,對黃太吉可能留下的一些後手,提前進行預防和扼殺。

“小耳垂回來了,但兵馬只剩下三千人不到,其中,他正藍旗的旗丁,只有一千八百人,一個月前,他可是率領四千六百名正藍旗的滿編旗丁,一共兩萬大軍出征的,現在十人只回來一人,足足損失了三千旗丁,敗的如此悽慘,我看他有何面目爭奪大位?”

聽聞豪格回營的慘相,多鐸忍不住幸災樂禍,笑了起來。

阿濟格也是笑。

多爾袞想的卻很遠,他臉色凝重;“正藍旗大敗,我大清實力受損,有什麼好高興的?”

多鐸和阿濟格這才不笑了。

多爾袞站起,肅然:“走吧。豪格回來,人到齊了,該商議如何退兵之事了。”

……

兩黃兩白兩紅正藍,包括蒙古漢軍旗的旗主大臣,不待召喚,此時都已經在黃龍大帳外聚集了,人人臉色凝重,眼露憂慮,徵明不利,損兵折將,皇帝好幾天沒有露面,睿親王遇刺,肅親王兵敗,每一個人似乎都能感覺那山雨欲來風滿樓、爭鬥將起的強烈氣息。

當多爾袞三兄弟出現時,大帳前的文武眾將急忙為他們三人閃開道路,並躬身行禮。

再近五十步,來到兩黃旗白甲兵嚴密看守的中軍大帳前,多爾袞三人都摘下頭盔和佩刀,交給侍衛保管,然後像黃太吉還在時那樣,依次進入黃龍大帳。

走到最前面的阿濟格,左腳剛邁進大帳,就聽見裡面傳來哭聲,

是豪格。

他正哭的撕心裂肺阿瑪,皇阿瑪啊~~~孩兒不孝,孩兒不孝啊~~~嗚嗚……

譚泰率兵接應豪格,不過在回營之前,他並沒有告知黃太吉駕崩之事,豪格一直到進了父親的大帳,才驚覺不對。

而後,抑制了很久的兩黃旗八大臣都是跪地大哭,豪格這才知道了真相。

一時,豪格又痛又悔,伏在黃太吉的棺上,哭的撕心裂肺,幾乎是暈過去了。

沒有了阿瑪,他可怎麼辦?

他如何是多爾袞兄弟的對手?

不止自己,自己年幼的五六個兄弟怎麼辦?

恨自己不聽阿瑪的教誨,在河間府耽誤了太多的時間,不然不但不會有河間府的大敗,說不定他還能及時趕回,見上阿瑪最後一面呢,豪格雖然短謀,但卻絕對孝順,他越想越痛,越想越悔,大臣們根本勸不住。

直到代善趕到,好一番的勸,提了“國事為重”,豪格的哭聲才稍微壓制了一些,不過卻依然止不住。

代善之後,多爾袞三兄弟就進入了大帳。

他三人一進帳,帳中氣氛立刻就有不同。

兩黃旗八大臣,豪格,他們都是一體的,代善中立,但多爾袞他們三兄弟卻是自成一體,準確的說,應該是他們兩黃旗的競爭對手,看到他們三人,兩黃旗八大臣都是心中一凜,目光和氣氛,自然就不同了。

阿濟格和多鐸都是揚著下巴,對八大臣根本不屑一顧,在他們兩人看來,你們八人都是我愛新覺羅家的奴才,黃太吉死了,你們像是喪家之犬,根本不值得我們兄弟多看一眼。

多爾袞卻是冷靜莊重,先向黃太吉的大棺行大禮,伏地痛哭,然後起身向代善行禮,叫聲二哥,再向八大臣點頭致意,最後走到豪格身邊,低聲勸慰。

雖然知道多爾袞是在演戲,但八大臣卻也不得不點頭贊同,不管內心怎樣,起碼錶面上,多爾袞對先帝和兩黃旗的尊重,是令人挑不出毛病的。而對待豪格的態度,也有叔叔對侄兒的樣子,不像阿濟格和多鐸,雖然對黃太吉的大棺跪拜,但對豪格卻完全不理不顧。

————感謝“不愛會怎樣”和“神馬賽克”的打賞,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