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在朱慈烺身後的袁繼鹹微微楞了一下,太子向臣子作揖,可是從來沒有的事情,因為這完全違背綱常,如果是在朝堂之上,他是一定會阻止,並聲色俱厲的說出理由,但今日,在這戰火連天的通州城,望著死戰歸來的三十勇士,他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只能輕輕一嘆,隨著太子殿下一起向勇士們作揖。

太子作輯,誰敢承受?楊軒李順等人都變了顏色,急忙下跪還禮,朱慈烺卻是上前一步,提前扶住了楊軒和李順的手臂,望著他們的眼,肅然道:“剛才這一輯,並非是我自己,而是我代表通州將士和全體百姓,對兩位英勇的感謝,若非你二人冒險出城,此時西南城牆說不定已經轟塌了,戰局逆轉,不知有多少將士和百姓遇害,這一拜,你二人當之無愧!”

楊軒和李順都紅了眼眶,太子殿下如此大禮,他們何敢不效死?尤其李順,幾乎要掉眼淚,只差把太子殿下當成菩薩娘娘跪拜了。

不唯楊軒和李順,朱慈烺對每一個歸來的勇士都點頭致意,同時當眾宣佈,今日戰死在城外的勇士,享受雙倍撫卹,人人都入英烈祠,永享國祭,受傷者,一人十兩賞銀,同時官升一級。

不等太子說完,楊軒就溼了眼眶,今日戰死在城外的,幾乎全部都是他的精銳親信和同袍兄弟,一朝戰死,他心中的悲痛超過任何人,太子殿下能如此撫卹和重視,兄弟們在天之靈,應該也能瞑目了吧……

“謝殿下!”楊軒向太子行禮,也已經是聲音哽咽的哭了出來。

此時,聽見城外傳來“嗚嗚”地號角聲,隨即城頭掀起一陣小小地歡呼聲,接著,中軍官佟定方從城頭奔下,一臉喜色的稟報道:“殿下,建虜撤了,同時黃羅蓋傘搖動,好像是出了什麼大事!”

“哦?”

朱慈烺立刻上城。

夕陽下,建虜攻城的各部兵馬,正在緩緩回營,黃太吉的黃羅蓋傘和多爾袞的正白旗大纛已經不見,八旗各色旗幟之下,掩映的都是一個個全身甲冑,但卻垂頭喪氣、失敗回營的腦袋建虜崛起五十年,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像通州這樣的失敗,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

“經今日一戰,建虜已經喪膽,明日必不會再攻!”站在朱慈烺身邊的右都御史袁繼鹹激動不已。

朱慈烺的臉色卻依然凝重,就軍略和政略來說,建虜確實已經沒有再攻擊通走的理由了,在損失了三門重炮,沒有火藥的情況下,除非是黃太吉下來狠心,要把十萬建虜的一半都填埋在這裡,否則,建虜一定是不會在攻城了,但這並不表示建虜此次入塞就一定是敗了,因為他們還有一個選擇,那就是立刻率兵南下,大舉劫掠京南,乃至山東南直隸,而這又關乎到河間府的戰局,如果吳甡能堅守河間府,拒建虜大軍於京南,那麼,就算建虜大軍現在就南下,也難以有什麼大收穫。反之,大明依然是此次戰役的失敗者。

此時,朱慈烺比任何時刻都想要知道河間府的戰況。

……

城外。

中軍戰旗之下。

當見到明軍剩餘的殘兵退回通州城,城門關閉,吊橋重新拉起,城牆依然挺立之時,多爾袞臉色鐵青的像是一個鍋底,帶兵多年,他從來沒有遭遇過像今日這樣的挫折,眾目睽睽之下,不但三門重炮被突然出城的明軍摧毀,連出城的明軍也沒有能全殲,這對建虜的軍心士氣是極大的打擊。對他多爾袞的聲望,更是嚴重的折損。

而在三門重炮被摧毀之後,他們已經沒有了攻破通州城牆的輕巧之法,如果要想拿下通州,就只剩下最後的笨辦法,那就是,雲梯爬城,用一條條地人命,去填平、佔領通州的壕溝和城樓……

“走!”多爾袞忽然撥轉馬頭,往中軍陣後而去,所經地方,建虜軍馬潮水般的向兩邊散開,為他讓路,很快,多爾袞就來到了黃太吉的黃羅蓋傘之下剛才三百明軍忽然出城,用小炮擊毀三門重炮的經過,跟隨在黃太吉身邊的建虜和蒙古親貴都看到了,所以現在他們的目光一個比一個陰沉,臉色一個比一個難看,和明軍做戰這麼多年,還沒有這麼窩囊過呢。

黃太吉正在咳嗽,因為憤怒,他臉色已經漲成了醬紫色,內侍奉茶過來,也被他狠狠一掌,打翻在了地上。

“臣弟沒有能拿下通州,臣弟死罪!”

多爾袞遠遠下馬,然後步行來到黃太吉面前,摘下頭盔,砰的雙膝下跪,主動請罪。

黃太吉看他一眼,不說話,只是劇烈的喘息。

多爾袞頭也不抬,聲音沉痛的繼續說道:“一切的罪責都在臣弟,臣弟以為,我軍已經失去奪下通州城的機會了,就此時來說,我軍應該當機立斷,撤離通州,另尋戰機!”

他聲音不大,但周圍所有的親貴和大臣,卻都聽的清清楚楚。

說完,多爾袞額頭觸地,動也不動,靜候黃太吉的責罰和決斷。

現場雅雀無聲。

眾多建虜和蒙古親貴雖然沒有說話,但眼中卻都流露出了贊同之意,大清入塞,歷來就是風馳電掣,以搶掠青壯和財物為主,遇見難以攻破的大城,從來都不死戰,而是繞道前行,去攻擊那些容易攻克的小城和散佈在原野裡的鄉村鎮落,凡此十幾年來,五六次的入塞,每一次都是順風順飛、滿載而歸,明軍雖多,但卻拿他們無可奈何,從建虜到蒙古親貴,每一個都嚐到了其中的甜頭,此次入塞,原本以為也是這樣,但萬萬沒有想到,大軍竟然會停在通州城下,連續十幾天對通州發動猛攻,到現在卻是一個損兵折將,一無所獲的下場。

除了撤兵,好像已經沒有第二選擇了。

即便明太子就在城中,也不能讓大清勇士繼續去送死了。

但誰都知道,黃太吉對拿下通州,有非常強烈的堅持,因此,沒有人敢勸說黃太吉,現在多爾袞跪在黃太吉面前,說出眾人心中所想,求出眾人心中所求,,大家都是微微鬆一口氣。

黃太吉臉色更加漲紅,握著馬鞭的手,一下就緊了,身為一個多謀善斷,久經歷練的政治權謀的永遠勝利者,他清楚意識到,多爾袞在他面前主動請罪,又提出撤兵,不止是順乎了大多數人的意思,更有收攏人心的意味!

——————感謝“龐民大仙、我是小培培”和“日出嵩山月落黃河、靜姝上弦月、艾米陽光”的打賞,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