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一聲巨響(第2/2頁)
章節報錯
城上城下,槍彈如雨,那些傳送火藥罐的朝鮮兵被城頭守軍的鳥銃打的哭爹喊娘,建虜試圖想要向前傳遞火把,以點燃城牆下的火藥,但在明軍不顧死傷的連續阻擊之下,連續兩個火把手都被明軍射倒在地。“呼哬~~”忽然聽見震天的呼喊,接著就看見一隊前進中的盾牌兵,忽然一分為二,一個身材健壯、披著三重鐵甲的建虜白甲兵,舉著火把,從中間衝出,猛地向炸洞撲了過來。
“射倒他!射倒他!”
楊軒瞧的真切,嘶聲大吼,額頭上的青筋一根根都凸現了出來,可恨的是,在這之前,楊軒剛剛擊發了一槍,來不及裝彈,只能拼命嘶吼,示意身邊的將士攻擊那個手持火把的建虜。
“砰砰砰,”有鳥銃響,也有弓弦震動,羽箭離弦而出,向那建虜射去。
但亂軍之中,那重甲建虜的腳步卻是停也不停,似乎是有鳥銃擊中了他,但並沒有對他的造成影響。
只看見那重甲建虜,一個翻身就跳進了炸洞。
周邊的建虜齊聲高呼:“呼哬~~”他們士氣大振,一個個興奮的張牙舞爪,就彷彿火藥已經爆炸,城牆也已經轟塌了一樣。
城頭上,楊軒卻是臉色發白,左右環視,大聲呼喊:“撤,建虜要炸城了,先離開這裡~~~”
明軍急忙往兩邊撤退,這一段城牆的下面被建虜埋設了火藥,一旦炸響,不但城牆轟塌,城上的軍士站立不住,也是要被殃及掩埋的,但不等明軍完全撤退,耳朵裡就聽見“轟”的一聲巨響,碎石亂飛,城牆搖晃,如同是地震了一般,所有人,無論是城上的明軍還是城下的建虜,都只覺得眼前一黑,天地一片昏暗,有碎石在飛濺,騰起的氣浪令人站立不住,本能的就閉上了眼睛,再睜開眼睛時,只看見一道升騰而起的煙塵,滾滾上天,久久不落……
海州。
攻城戰在繼續,明軍將士身披重甲,在盾車的護衛中,衝到海州城下,豎起雲梯,開始爬城,城頭矢石齊下,傾瀉而來的箭雨,如飛蝗一般,又有金汁傾倒,石灰罐砸下,將城下的明軍打的東倒西歪,雖然明軍都是關寧精銳和太子的精武營,但面對負隅頑抗,瘋了一般的海州守軍,一時竟然也是打不開局面,從清晨到下午,明軍連續猛攻,損失千餘人,但依然無法攻上海州的城頭,同時的,在城牆下的挖掘工作也非常不順利,尚可喜不但令人傾倒金汁,而且還準備了大量的石灰,石灰和金汁一同落在城下,產生化學反應,味道嗆人,威力倍增,給明軍極大的殺傷,關寧軍和精武營雖然悍勇,拼盡全力,但最後還是敗下陣來。
但明軍也不是白給的,攻城之中,不但精武營的鳥銃和炸雷,關寧軍的弓箭手更是不停的往城頭放箭,被尚可喜強逼著站上城頭的那些青壯,死了一層又一層,後來城頭屍體太多堆不下,乾脆直接就推到了城下,屍山血海之中,有未死的人在其中掙扎求救,但城頭忽然又有屍體落下,將他徹底掩埋……
一天血戰,城牆下的屍體層層疊疊,足足堆了三尺高,鮮血染紅了牆磚。
明軍戰旗之下,吳三桂和馬科的臉色都是難看,他兩都是參加過鬆山血戰的八總兵,就殘肢斷臂,屍山血海來說,再沒有比松山潰敗更悽慘的地方了,今日戰鬥的激烈,雖然比不上松山,但城頭城下的屍體,卻一點都不亞於松山尚可喜瘋了,為了守住海州,他幾乎是把全海州的百姓,都趕上了城頭,並派有大量的督戰隊,但有百姓畏懼,不敢力戰者,立刻就會被他們一刀剁了,毫不客氣的推下城頭,然後他們在城中的家屬也會受到牽連,如此殘酷的刑罰之下,城頭的百姓沒有人敢退卻,即便關寧軍弓箭如雨,將他們射的紛紛倒下,但他們卻依然硬著頭皮,肉盾一般的站在城頭,機械的往下投擲磚石。
“撤吧。”
吳三桂咬牙吐出兩個字。
“噹噹噹當~~”
明軍鳴金收兵。
回到大帳中,吳三桂召集眾將議事,先由各部彙報今日的戰損,寧遠兵,山海關兵,精武營,三部今日是輪番上陣,每部損失都超過三百,這還不算幫助攻城的漢人百姓的損失,退軍時,他們的哭喊悲泣之聲,一旦都不亞於城頭。
對海州這樣的小城來說,付出這樣的代價,實在是有點過於慘重了。
“郭雲龍剛剛來報,說是截獲了建虜的一個信騎,從他身上搜出了孔有德給尚可喜的信,孔有德說,最遲後天,濟爾哈朗的大軍就會到達海州……”
吳三桂取出一封信,臉色陰沉的交給馬科。
馬科看完又給張名振,然後是張家玉和帳中的副將參將以及諸位幕僚。
“大家怎麼看?”吳三桂臉色沉沉地問。
眾人相互一看,目光最後都落到了張名振和張家玉的身上,到現在為止,大家都已經看出來了,吳三桂和馬科心中都已經萌生了退意,海州攻打不下,建虜的援兵又不日可到,繼續在海州城下停留,不是明智的選擇太子殿下臨行前交代的清楚,此次渡海攻擊,重點不在於攻城奪地,而在於劫掠建虜後方的糧草,破壞建虜的再生產能力,就算攻不下海州,但只要將海州方圓百里的之內的屯子和田莊搶掠一空,破壞殆盡,為建虜耕種的漢人百姓也全部帶回登州,這一次的海州之行,就算是成功了。雖然不完美,但絕對是勝利。
現在就看張名振和張家玉了,雖然張名振只是一個千總,張家玉只是參贊,但兩人都是太子的人,如果他們兩人不同意撤兵,事情怕就得再商議,當然了,吳三桂是主帥,即便張名振和張家玉不同意,但只要吳三桂下了決心,兩人也是不能違抗的,吳三桂現在所想的,就是統一意見,大家都同意撤兵,他順乎軍心,決意撤兵,日後誰也沒有什麼可說的。
張名振和張家玉都不說話,昨日,他們兩人是攻城的堅定支持者,尤其是張家玉,在他的心目中,海州的得失,其實並沒有多重要,重要的是,大奸賊尚可喜就在海州城中,如果能攻陷海州,拿下尚可喜,不但能振奮遼東的民心士氣,對投降建虜的那些奸賊們,也會產生極大的震懾。因此,他堅定的認為,應該攻下海州城,但今日一天的激戰,海州的頑抗和尚可喜的瘋狂,超乎他的想象,他無法判斷,還需要多少時間,才能攻下海州,但就此放棄,他又心有不甘,因此沉默不說話,將這個決定交給吳三桂去拿。
吳三桂環視一圈,見張名振和張家玉並沒有公開反對,於是說道:“今日沒有能攻下海州,是本將的失職,本將會向朝廷請罪,然我軍渡海攻擊的戰略決不能改變,既然海州急切難下,那麼……”
剛說到這裡,忽然聽到帳外傳來一陣喧譁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