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序幕(第1/3頁)
章節報錯
漕幫,青幫前身,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幫會,最早是漕運水手的一種行會性秘密結社,用於對抗官府和商家的欺壓,最開始的大本營在天津,清朝雍正年間時正式成立,為清廷所默許,雖然是清朝才成立,但其實在明末時,漕幫就已經有了相當的規模和組織,只不過因為朝廷的壓制,一直處於地下狀態。
堵胤錫是通州厘金局主事,和漕船打交道最多,對漕幫有相當瞭解,因此才能在漕幫中召到人才。
“漕幫?朝廷不是禁止的嗎?”
朱慈烺假裝不悅,臉色一沉。
堵胤錫撩袍跪下,坦然說道:“回殿下,臣以為,建虜入塞,國族危急之際,但是願意殺虜,願意為朝廷效力之人,朝廷都應該接納,縱使他們日常有過不法,鬧過事情,都無礙於他們今日的報國之心,如果朝廷不納,不止會寒了他們的心,更會讓天下人以為,朝廷沒有抗虜之心。”
“更何況,漕幫不過是一群靠運河為生的窮苦百姓,加入漕幫,乃是為了一口飯吃,連陝西的流賊,朝廷都給悔過自新的機會,何況漕幫?”
“昨日建虜圍城,他們找上臣,願意為朝廷效力,臣沒有拒絕的道理。”
“但臣事先沒有請示殿下,就直接接納了他們,是臣的罪過,請殿下責罰。”
堵胤錫拜首在地。
朱慈烺望著他:“你不怕有人彈劾你嗎?”
“怕。”
堵胤錫回:“但為國舉才,臣無怨無悔。”
堵胤錫解釋不多,因為他知道,太子殿下一定會理解。這也是他敢於在太子殿下直接說出漕幫兩個字的原因。
如果是旁人說,朱慈烺會懷疑他是在演戲,但堵胤錫所說,他卻絲毫也不懷疑。不唯堵胤錫赤誠的眼神,更因為這些日子裡,他對堵胤錫已經有了深深瞭解,知道堵胤錫是一個心胸寬廣,極有遠謀之人,歷史上,在幾乎在滿朝都反對的情況下,他能說服李過袁宗第等順軍餘部,歸順南明,可謂是眾人皆醉我獨醒,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概。
今日也一樣。
精通水性的漕兵漕丁,城中應該是有的,但同時擁有強健的體魄和勇敢的決心的人,怕是少之又少,這些漕幫中人,雖然平日裡不安分,為了自身的利益,和官府商人對著幹,但也正因為如此,鍛煉出了他們過人的膽識,今日派人炸燬運河上的浮橋,怕是屬他們最合適了。
“先生請起。”
朱慈烺伸手將堵胤錫扶起來,望著他的眼,肅然:“先生說的好啊,只要是真心為國效力的勇士,不管他以前做過什麼,都可以既往不咎,這句話,先生可以代本宮告知城內所有之人,只要他們幫助朝廷守城,立有功績,本宮一定上疏朝廷,赦免他們的罪刑!”
“臣代漕幫謝過殿下了。”堵胤錫躬身。
待堵胤錫起身,朱慈烺淡淡:“不過漕幫的要求,怕不會只有這麼一點吧?不要賞金,他們所圖一定不小。”
堵胤錫拱手:“殿下聖明,他們的確有其他要求。”
“什麼?”
“段虎說,希望朝廷能認可他們”
“胃口倒是不小。你怎麼回答他們的?”
“臣叱喝了他,告誡他休得得寸進尺等立了驚天的功勞,再和臣來談這個吧。”
朱慈烺點頭:“先生回答的很好,承認漕幫,可不是一件小事,不可貿然決斷不過也並非做不到,只要他們能幫助本宮,守衛通州,忠心朝廷,嚴守我大明的法紀,等到戰後,本宮可上疏朝廷,請朝廷研議。”
“殿下英明。”
漕幫所要的,其實就是一個可以公開活動,能被朝廷承認的資格,就像清朝雍正做的那樣,雖然沒有正式承認,但基本默許,有什麼事情,官府更直接找漕幫中的頭頭說話,省去了很多麻煩和誤會。
將漕幫置於朝廷的法紀之下,其實是好事一件,而且就朱慈烺這個穿越者的理解,漕幫其實就是漕運工人的工會,替運河上的漕丁水手們爭取利益,而他們的利益要被保障,根本一點就是要保證漕運的暢通,雖然長久來說,海運取代漕運是必然,到時候漕幫會受到損害,但就眼下來說,漕幫和朝廷的利益,其實是一致的,因為只有打退建虜,重開運河,漕運工人才有飯,漕幫才能有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