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不動如山(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個時辰後,順義西邊的原野中,明軍主力和建虜主力相遇了,不過令阿濟格意外的是,他首先遇見的並不是宣大兵,而是明國的京兵,一支三千人的明國步兵忽然從側翼方向急趕而來,威脅建虜大軍的側翼,探騎探到情況,急急報於阿濟格之時,這支部隊距離他們已經不過十里了,阿濟格聽罷大怒,當場將負責探報的牛錄額真貶為奴隸,並令參領薩穆什領一千騎兵牽制這股明軍,他自己則率領大軍繼續前行。
不過很快阿濟格就又改變了主意,因為訊息忽然傳來,說這三千明軍乃是由明國京營精武營主將、原遼東總兵劉肇基親自率領。
劉肇基,字鼎維,南直隸淮安府贛榆人,祖籍遼東,積功至遼東總兵,松錦之戰時,劉肇基奉命與寧遠總兵吳三桂前往支援,吳三桂被困於松、杏之間,劉肇基以損失一千人的代價將其救出。七月與曹變蛟破建虜於黃土臺及松山、杏山。九月,復戰杏山,劉肇基兵少退卻,洪承疇甄別諸將,認為劉肇基畏戰,遂解劉肇基職,讓王廷臣代替他的職務。
但就歷史來說,正因為被解職,劉肇基才逃過一劫,免於了松山之難。
而因為此前在遼東總兵的戰績,建虜諸將,從親王到下面的佐領,都知道劉肇基的名字,在松錦之戰,明朝八個總兵,覆沒一半的情況下,劉肇基已然成了明國的一線總兵,更令人矚目的是,劉肇基現在是明國精武營的主將,而精武營從去年到今年,已經成了明國最精銳部隊的代言詞,若非精武營善戰和死守,建虜的入塞局面,一定會比眼下好上很多。
舊有的名聲,加上精武營主將的身份,令阿濟格斷然決定,放棄原先迎擊宣大兵的計劃,改由副將諾木齊率兩千騎兵牽制宣大兵,他則率領剩餘的一萬六千人,圍擊劉肇基,想要一口吞下劉肇基以及他帶領的三千精武營若能擊破精武營,擒殺其主將,其效果比擊殺宣大兵要好上很多。
“劉肇基既然想死,那本王就先送他一程!”
阿濟格改變命令,同時調整大軍前進的路線和陣型,決意先消滅劉肇基。
雖然有點倉促,但阿濟格並不慌亂,更沒有撤退的打算,野戰平原之中,他滿洲八旗是天然的統治者,更何況劉肇基只有三千人,他有絕對的信心擊潰明軍。召集主要將領,就在馬前佈置了戰略戰術之後,他重新翻身上馬,在大軍休息的時候,他親自到前方檢視。
初冬的京北平原,到處都是黃茫茫地一片,樹木野草都已經枯黃,阡陌田地之間,看不到一絲的生氣,只有一大片沒有來得及收割,但卻已經被掰去棒子的玉米杆,被人踩踏的東倒西歪,此時正在寒風中搖曳。
“好地方啊~~正適合埋人。”
阿濟格策馬衝上一處小土坡,環視一圈,忽然大笑。
“主子快看。”身邊的親衛向西南戟指。
西南方向煙塵踏起,有幾十騎的明軍騎兵衝了出來,不同於遼東邊騎兵的打扮,他們都是鱗甲紅袍,馬鞍上除了弓箭,隱隱好像還掛了短銃。
這幾十騎的明軍顯然不是衝鋒,而是探路的,而發現前面不遠的小土坡上,有一隊百十騎的白衣白甲的建虜騎兵正在停留之後,他們立刻勒住了戰馬,四散而開,實施警惕觀察,同時兩三騎策馬返回,向後方急報。
“主子,幹了他們。”親衛向阿濟格請令,他們一百騎,明軍只有幾十騎,不論戰力還是數量,他們都佔據絕對的上峰。
阿濟格卻搖頭,論脾性,阿濟格是一個急躁的人,他從來不掩飾自己的好惡和喜歡,即便在黃太吉的面前,也不知道收斂,對不喜歡的朝臣和親貴,更是極盡冷淡和嘲諷之能,因此人緣極差,除了兩個親兄弟多爾袞和多鐸,其他親貴大臣都對他敬而遠之,連兩白旗之內,也對他頗有不滿,不過也是怪了,當披掛上陣,統領兵馬的時候,阿濟格就像是變了一個人,雖然骨子裡的急躁和魯莽還是避免不了,但他的腦子卻不再犯渾,他所做的每一個決定,都會深思熟慮。
“明軍是輕騎,追不上他們的,他們後面劉肇基和三千兵馬,才是本王今日的開胃菜!”阿濟格馬鞭一指,說的輕鬆而篤定。
先收拾了劉肇基的三千人,再趁勢迎擊一萬宣大兵,阿濟格心中已經算計好了。
很快,西南方向黃塵滾滾,人影重重,明軍步兵大軍出現了,祥雲旗,七星旗,飛虎旗,四方旗,各色只有京營才有的三角軍旗,在黃塵之中出現,有騎著戰馬的將官在最前面領軍前行,揹著三角藍旗的傳令兵不停的前後賓士,傳送命令,令隊伍統一。軍旗之下,士兵們清一色的都是圓頂無纓的頭盔,鐵甲長盾,森森的長矛,以及一個個扛著鳥銃的鳥銃兵,總體捏合在一起,陣容齊整的往前方壓來。
除了軍士,還能看到明軍陣中有大量的車馬,黃塵滾滾之中,也不知道馱的是什麼?
雖然距離遠,看不清具體的軍陣,但只從明軍的移動速度和齊整度就可以知道,眼前的這支兵馬絕非弱兵。
“精武營,劉肇基……倒也有點意思。”
阿濟格仔細觀望,嘴裡小聲唸叨,運河之戰時,他親率騎兵襲後,當時,這些穿著半身鱗甲,多使用火器,極其頑強的京營士兵就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若不是有京營士兵的頑抗,明軍的潰敗一定會更早和更不可收拾,當晚阿濟格見到的都是少量零星的明軍精武營,今日見到的,卻是一個整體,估摸一算,最少也有三千人。
京營派出這三千人為前鋒,但其主力大軍卻還在二十里之外的吳家營,因此阿濟格並不擔心明軍有什麼大圖謀。
三千精武營趕到的同時,建虜的騎兵大軍也開始在阿濟格身後出現,不同於豪格多爾袞多鐸三人的八旗旗主的身份,阿濟格只是鑲白旗的小旗主,本身奴才有限,因此黃太吉撥給他的兵馬,多是蒙古喀喇沁的騎兵,蒙古各旗中,喀喇沁蒙古和建虜的關係,僅次於科爾沁蒙古,他們對建虜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阿濟格使用他們如臂使指,並不會有凝滯的感覺。這也保證了阿濟格入塞之後,先克平谷,再繞行昌平,突襲運河的勝利。
“主子,攻吧。”
騎兵講究的是迅攻,步兵卻需要時間排列防守陣勢,兩個兵種在野外相遇,騎兵佔據天然的優勢,隨時可以攻,隨時都可以撤,步兵卻不同,更何況今日雙方人數懸殊,建虜趕到現場的騎兵,足有一萬六千人,面對三千明軍,有瞬間擊潰的可能,因此滿蒙將領紛紛向阿濟格請令。
“巴克,你帶一千人上前試探,先看劉肇基有多少斤兩?”
“薩穆什哈,你帶一千人繞後,等明軍陣型動搖,就捅他們的屁股!”
阿濟格卻冷靜,他並沒有命令總攻,因為他始終覺得,劉肇基敢這三千明軍敢不怕死的在這裡出現,一定是有所憑藉,在不明白劉肇基的憑藉所在之前,他還不想冒然發動總攻擊。
幸運的是,他並沒有看到明軍陣中有火炮,因此可以放心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