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備戰通州(第2/2頁)
章節報錯
“臣擔憂的,不是通州變成松山,而是變成錦州,殿下在通州被圍,朝廷必然會傾力援救,而最近的兵馬就在京師,如果京師大兵來救,被建虜圍點打援,京師空虛,建虜轉而攻向京師,那該如何是好?”堵胤錫憂慮。
“所以我才要上奏疏,寫密信,向父皇和朝臣們說明此間的情況,告訴他們,不必救援通州,專守京師即可。”朱慈烺道。
“但陛下會聽嗎?”堵胤錫問。
朱慈烺抬目望向城西的通惠河,默了一下,緩緩道:“一定會的,我父皇雖然有時候脾氣急躁,但大勢上還是清楚的,他曾經和我說過,他最欣賞的臣子,是于謙於少保。於少保在危難關頭,挺身而出,力排眾議,擁立新君,對社稷和君王的區別,分的極是清楚。又率軍守衛京師,擊退韃靼,挽大明於即倒,實乃我大明的第一臣也!京師乃是我大明的國本,亦是社稷的所在,決不能有失,不要說被圍在通州的是我,就算是我父皇他本人被圍在通州,以他的脾氣,他也不會輕易命令京師來援。”
事關崇禎帝,作為臣子,堵胤錫不敢輕易置評,但眼神卻是擔心。
朱慈烺換了一個話題:“城中軍備,尤其是火藥、槍彈和手雷的儲備,已經點驗清楚了點嗎?”
堵胤錫臉有憂慮:“尚在點驗中,不過除了炮用火藥和鐵彈比較充沛之外,槍用紙包彈和鉛彈的數量都有所不足,手炸雷,更是短缺。”
作為北運河的終點,京師糧儲倉存的重地,南方到京的物資集散地,通州城中的各種民生物資,一直都是不缺的,但軍備就差了一點,這還多虧在確定通州為運河防線的核心之後,朱慈烺令兵杖局送了一大批的軍械和火藥到通州,而建虜到運河之後,戰鬥一直在河岸兩側進行,因此第二批的軍械和火藥,原本是要直接送到運河邊的,但運河敗的太快,第二批的軍械和火藥,還沒有來得及從京師送出,說起來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當初朱慈烺為通州準備的火藥和軍械,只是供四千人使用,現在城中兩萬兵,當然就不足了。
“不能幹等京師的支援,我們得自己動手,召集城中所有工匠和能用之人,用多餘的炮藥製作炸藥包和簡易手雷,城中所有可以製成武器的物資,全部徵用,從現在起,通州不止是要塞,也要是一座兵器仿!”朱慈烺道。
“臣明白,臣立刻就去辦。”
這時,城中官員和所有百總以上的將官,都已經聚集在了南門城樓之下。通州雖然是小城,但因為是京師的糧儲之地,又是運河終點,因此城內衙門眾多,
漕運衙門、倉場衙門、戶部坐糧廳、厘金局、還有五衛指揮使,機構林立,因此官員也是眾多,站在城樓上,一言望去,只穿著官袍的官員,就有六七十個,至於武將,當然是密雲總兵唐通、玉田總兵白廣恩為尊,下來是通州副將劉一鬆,精武營楊軒,預守備徐文樸,神機營李順,再下來就是各個千總把總,一共將近兩百人,黑壓壓地在城樓下站成一片。
朱慈烺走到內城牆垛邊,望著下面的官員將士,用他清朗的聲音,高聲說道:“諸位,運河兵敗,下一步建虜極有可能向通州殺來,而通州是京師的門戶,絕不容有失,因此,本宮決意死守通州!”
城樓下,微微騷動,對太子殿下的決定,眾人都是驚訝,運河兵敗,通州已經是危急,作為儲君,太子殿下應該離開通州,在建虜大軍攻來之前,返回京師才對,至於死守通州,乃是臣子的責任,古往今來,除非是最後關頭,否則君王或者是王儲,是絕不會將自己置於可能會城破被俘的危險之中的。
“殿下,不可呀,你應返回京城……”官員騷動,立刻就有人諫言。
“本宮心意已決,任何人膽敢輕言放棄、動搖軍心,以通虜論處!~”朱慈烺高聲。
聽此,城樓下立刻就靜寂了。
待靜下來,朱慈烺環視城樓下的眾人:“此戰乃是生死之戰,關乎我大明的國運,通州官員、將士、百姓,都需竭盡全力,有功賞,有過罰,任何人鬆懈,本宮必嚴懲不貸!本宮也在此立言,除非是擊退建虜,否則本宮絕不會返回京師。”
太子清朗堅定的聲音在城樓間鼓盪,每一個聽到的人,都能感受到他的決心和戰意,下面的人,也從最開始的震驚,漸漸變成了肅然太子殿下都要死戰了,他們這些官員和武將,又何敢畏懼?
“為大明,為殿下,死戰,死戰!”
精武營楊軒帶頭高喊。
“死戰!死戰~~~”
眾將齊聲響應,連白廣恩和唐通都高呼,太子殿下是未來的皇帝,在未來的皇帝面前,他們豈敢不表現?
朱慈烺微微欣慰,雖然運河敗了,但城內將士戰心猶在,這當然是因為有精武營的存在,若沒有這支勁旅,白廣恩和唐通即便再想邀功表現,怕也不會這般積極,但只靠精武營是不行的,精武營戰力要想發揮,非有充足的火藥和各軍的配合不可。
而除此之外,通州能夠成功堅守的另一個關鍵在京師,希望崇禎帝不要出昏招,能夠按照他奏疏中的建議來,那麼,即便是有運河之敗,朱慈烺也有信心扳回來。
當然了,一切都需要黃太吉中計。如果黃太吉看穿一切,不理他這個大明太子,直接率領大軍南下,襲取河間府,繼而攻掠山東南直隸,獲取實際的利益,他也是無可奈何。那一來,就只能期盼各處城池死守,同時,希望渡海攻擊的吳三桂等人能達成戰略目標,如此,一來一往,大明雖然是虧了,但卻也不能算是敗。
想到此,朱慈烺轉身望向城外,此時已經是中午,通州西南的原野中,建虜兵馬越來越多,各色旗幟遮天蔽日,馬蹄踏動大地,捲起黃塵滾滾……而在通州上下,通惠河和北運河,如同是原野中的兩條玉帶,蜿蜒伸展,通惠河上,袁繼鹹的二十條小船已經遠去,而在北運河之上,建虜大軍還在透過浮橋,源源不斷的過河。
一個聲音在朱慈烺腦子裡面響起:黃太吉,你會來嗎?
……
京師。
乾清宮。
崇禎帝從未如此之怒,
“昌平!何謙!”
崇禎帝推了桌子,摔了奏摺,咆哮道:“王德化!”
“奴婢在!”王德化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