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行跡敗露(第1/3頁)
章節報錯
除了黃的玉米,還有紅的紅薯。
前世裡朱慈烺就非常喜歡吃紅薯,這一世也不例外,倉庫外一堆剛剛刨出來的紅皮紅薯,令他垂涎欲滴。
感覺到了太子的饞,宋應星令人精選了一些紅薯,摘洗乾淨了,下鍋煮。
這中間,朱慈烺負手站在院子裡,望著黃燦燦地玉米墩子和紅撲撲的紅薯堆,就玉米番薯馬鈴薯的來年種植和全面推廣,和宋應星、陳子龍進行了簡單的討論。
今年五萬畝,來年要推到一百萬畝,後年要在北方地區全面推開。這是朱慈烺的雄心計劃。而計劃要想成功,非有朝廷和地方督撫的全力支援不可,宋應星稟報,說領右都御史、到保定屯田的袁繼鹹離京前曾經專門到京營官田來探查,對玉米番薯的長勢讚歎不已,想向京營借一些種子,明春在保定地區大量種植。
朱慈烺聽得連連點頭,名臣還是有眼力的。
“明年春天,選最好的種子,給袁先生送去。再派一些人去指導。”朱慈烺道。
“是。”
不止袁繼鹹,京營這一大片綠油油,不同於小麥黍谷的農田吸引了不少好奇的目光,不說周邊的百姓,就是朝中的官員,也有不少人偷偷來看。有一次,宋應星甚至發現了宮裡的公公。
朱慈烺知道,那一定是父皇派來的,父皇對他在京營裡的一些動作,一直都有了解,不過卻從不干預,任由他折騰。要不是因為米價,估計父皇連京惠商行的事情都不會問。從一點來說,父皇對他還是相當信任的。
很快,一股熟悉的開鍋香氣飄到了他鼻子裡。
紅薯熟了。
——————————此為防盜版,正式內容請十五分鐘後重新整理,如果是半夜,請凌晨重新整理,對造成的不便,深深表示歉意。
太子處置劉澤清,未修改版。
王永吉額頭有汗:“回殿下,他二人都在,不過是不是回到官署再問訊他們?大街之,不宜久留啊殿下。”
“張勝,姚文昌!”
朱慈烺立刻叫出兩位指揮使對質。
兩人都是滿頭大汗,跪在太子面前如同是洗澡。
“聽好了,本宮只問一次,但有一字虛言,必嚴懲不貸。李青山冒功,究竟怎麼回事?”朱慈烺俯視他們,冷冷問。
張勝,姚文昌雖然是劉澤清的死黨,但在帶天出征的太子面前,卻也不敢撒謊,不然就是“欺君”之罪,何況當日知道真相的人極多,他們不說,自有他人會說,於是兩人不敢隱瞞,一五一十的將當日真相說了出來。當日,李澤清帶兵圍攻梁山,不想卻走了李青山,劉澤清覺得沒有面子,於是勾結軍中將領,將李浩然生擒李青山的功勞掠為己功。
不過張勝和姚文昌卻竭力撇清跟李浩然之死的關係。
當兩人自白時,同樣跪在地的劉澤清面無死灰,他知道,自己今日肯定是逃不過了。這個總兵,肯定是丟了,幸好李浩然之死他做的漂亮,只要他咬死不承認,太子找不到證據,最多就是罷職,等過了這個風口,他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一匹快馬疾馳而來,到了太子身邊小聲而報,卻是中軍官佟定方。
原來精武營兩個把總隊已經悄無聲音將劉澤清的五百親兵堵在了城門口不遠處的一片空地。如果劉澤清的親兵隊膽敢作亂,立刻就可以絞殺。
一切安排妥當,朱慈烺冷冷看向劉澤清。
“劉澤清,你知罪麼?”
事到如今,劉澤清不能不認了,他一咬牙,重重叩首:“臣一時豬油蒙了心,搶了李浩然的功勞,臣有罪,臣該死。但臣絕沒有派人殺害李浩然!”
都見到棺材板了,居然還嘴硬,朱慈烺心中冷笑,聲音冷冷道:“劉澤清虛報戰功,欺騙朝廷,著立刻拿下,押入軍中候審!”
聽到此,劉澤清大吃一驚:“殿下,臣是陛下任命的總兵,你不能這樣對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