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了,南明時,流賊出身的夔東十三家最為堅定,始終不降清廷,但他們忠的並非是大明朝廷,而是“華夏衣冠”,如果滿清不推行“剃髮易服”,他們投降的速度絕對比明朝將官更快,這也是李自成從兵敗山海關之後,一蹶不振的原因之一。

後來滿清推行剃髮易服,流賊對滿清的態度才發生了改變,也才承認南明為朝廷。

“賊首悍勇,是一個可用之才,殺了實在是可惜,不如曉以利害,令其歸順朝廷。”左良玉請求道。

朱慈烺不能拒絕,只能點頭,但卻留了一個話頭:“可,不過要看他有沒有歸順的誠意。”

“殿下明睿。”左良玉抱拳。

很快,那名賊首被五花大綁的推到了太子和左良玉的面前。

剛才勇猛又威風,渾身殺氣騰騰,誰也不能擋。被俘之後,那流賊卻垂下了腦袋,看起來老實了許多。

“跪下!”

左良玉的親兵隊長一腳踢在他的後膝蓋,將他踢的跪倒在地。

“好大的賊膽,居然敢衝撞太子殿下的大駕,可知是凌遲九族的死罪?”左良玉大喝。

那賊首抬起頭,驚異的看了一眼罩著帥袍,長鬚紅臉的左良玉,又看站在左良玉身前,銀盔銀甲,腰懸長劍,玉面朱唇,看起來只有十五六歲的小小人兒,呆愣一下之後,他嘿嘿笑了:“原來你是太子啊,那額值了……”

左良玉怒目一瞪:“不知死活的賊子,太子殿下帶天出征,乃是為了解救中原的百姓,你卻逆天而行,如今兵敗被擒,你還有什麼說的?”

賊首又低下頭:“要殺要剮,隨便!”

“識時務者為俊傑,你可願改邪歸正,歸順朝廷?”左良玉威嚴問。

賊首猶豫了一下,抬頭問道:“那你給額一個什麼官?”

聽到此言,吳甡和侯恂都皺起了眉頭,左良玉卻心中喜悅,知道賊首已有降意,臉上卻是大怒:“好大的狗膽,你身為流賊,罪孽深重,留你性命已經是最大的恩德,你卻還想要當官?我營中的官,都是出身入死殺出來的,你以為是你流賊,拉三五個人就可以當頭領嗎?”

賊首撇了一下嘴。

也就是在這時,朱慈烺注意到了他腮邊有一顆大痦子,痦子上長了兩根毛,搖頭撇嘴之間,非常顯眼。朱慈烺心中一動,立刻就想到了一個人,於是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王得仁。”賊首回答。

果然是他。

朱慈烺知道眼前之人是誰了。

原來是金聲恆據守南昌城時的副手,綽號“王雜毛”的王得仁。

《永曆實錄》記載,由於王得仁“生而腮二毛”,軍中稱之為“王雜毛”。

也因此,朱慈烺一眼認出了他。

金聲恆當年隨左夢庚投降滿清之後,和左營中另一名大將劉體中合兵共進,甘當清軍的馬前卒,為清廷攻取江西,其後金聲恆被清廷封為江西總兵,劉體中為江西副將。但劉體中恣意妄為,根本不鳥金聲恆這個總兵。正好滿清發下“剃髮易服”的命令,劉體中磨蹭著不願意執行,金聲恆一邊密告清廷,一邊買通了劉體中的部將王得仁。

王得仁陝西米脂人,是李自成的老鄉,流賊出身,作戰勇猛,深得劉體中的信任。

不過其人並沒有什麼忠烈大義,金聲恆三言兩語,委以重金,就把他收買了。其後,王得仁借稟報機密之時,將王體中誘殺。

因為此功,王得仁被提拔為副將,和金聲桓正式搭夥。

王得仁和金聲桓都是歷史潮流的識時務者,他們都出身流賊,從流賊變成左營的官軍,又變成清兵,誰強就跟誰跑。毫無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