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崇禎心意(第2/2頁)
章節報錯
吳甡抓起他的手臂“走,我們現在就去寫”
京師。
乾清宮。
和吳甡侯恂的奏疏一同送到崇禎帝案頭的,還有開封最新的戰報,和周王、河南巡撫高名衡求救奏疏。
“賊攻勢猛烈,四門賊兵擁登,勢危萬分,存亡俄頃,臣率總兵陳永福督率兵將躬臨危險,指揮我兵奮死力敵,賊兵方始退卻。到今日,城中官軍已經精疲力盡,傷亡大半。望北而闕,臣高名衡當與開封城共存亡”
看著高名衡的求救奏疏,崇禎帝眼眶泛紅高名衡打的好,是我大明的忠烈之臣
放下高名衡的奏疏,崇禎帝又拿起右手邊的那份密奏。
那是四天前送到京師,由太子親筆所寫的密奏。
這一份奏疏太子是動了大心思,花了大時間的,不但將按兵不動的理由寫的清清楚楚,而且情真意切,字裡行間,流露的不止是憂心天下的家國情懷,更把父子之情展現的淋漓盡致。
“開封之危局,兒臣憂心更勝於父皇,兒臣莫不想一夕之間解救開封,以報天恩。然賊勢且重,兒臣不得不小心謹慎,以免輕敵冒進,重蹈松錦之覆轍。以兒臣看來,開封雖急,但急不過二十萬大軍的整訓使用,開封雖危,但危不過大明天下的內憂外患。二十萬大軍不止是中原大船的壓艙石,更是我大明朝最後的一副家當,為開封計,更為天下計,在沒有整備完成、計劃沒有鋪設開來之前,兒臣不能也不敢向開封進軍。開封失守,兒臣猶可以奪回來,如果二十萬大軍有失,兒臣又有何臉目去見父皇”
“何況開封猶有堅守之力,流賊善野戰流竄而不善於攻堅,強攻開封,乃是其棄長用短,正該為我所用。”
“父皇為國事操勞,宵衣更食,鬢邊早生華髮,兒臣看在眼裡,急在心中,今在歸德,每每想起,忍不住涕淚交零。兒臣叩拜,望父皇保重龍體,兒臣不敢大言,只要父皇寬給兒臣一段時間,兒臣定解開封之危局”
崇禎帝看得頗為感動,眼淚嘩嘩的。
原本他很是震怒,心中已經動了想要撤換太子代天出征的心思,但太子的密奏讓他改變了主意。我兒赤誠,看來前方戰事卻有不得已的苦衷,我不可再催了,而當吳甡和侯恂聯名奏疏送到他案前,他仔細讀過之後,微微嘆口氣,最後一點猶豫也煙消雲散。
崇禎帝並非是一個聽不進意見的人,他主政十七年,臣子的建議,他多有采納,甚至有臣子當面頂撞他,他也不會治罪,當然了,不止崇禎,明朝歷代皇帝有保有這個非常優良的傳統,滿清那樣,一個字寫錯,就論罪下獄,甚至誅滅全家的事情在明朝絕對不會有。
“那朕就再等一個月,春哥兒,你切莫讓朕失望啊”
崇禎帝好不容易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
開封。
這座四面受敵,黃河之畔的中原雄城,一天的血戰之後,依然佇立在夕陽西下的餘暉之中。
流賊已經連續猛攻二十天了,不管是城頭的官軍,還是城下的流賊,都已經是精疲力盡,特別是攻城的流賊,在輪番猛攻,損失慘重,但卻毫無效果的情況下,軍心已經出現浮動。
夕陽中,李自成用他的獨眼看著開封城,臉色鐵青的像是要吃人。
他已經是三圍開封了,不說在開封城下損失的兵馬,只說他的眼睛,就足以讓他毀滅這座城池了。不過他始終冷靜,從一開始他就知道開封不是容易攻取的,因此才會制定圍點打援的策略,只不過朱家太子太狡猾,竟然遲遲不上鉤,以至於他不得不改變計劃,對眼前的這座雄城展開攻擊。
轉眼二十天,開封搖搖欲墜,但卻始終不破,嚴苛軍令之下,他闖營的流民和伏兵一輪又一輪的對開封展開攻擊,將開封四門變成了屍山血海。挖地道,挖城牆,各種辦法也都使遍了,但開封城卻依然紋絲不動。
而到現在,他不得不再次做出決定。
“闖帥,我瞧各營都累了,明日不如歇息一天”牛金星小心翼翼地問。變虛為實,向開封發動猛攻,以逼迫朱家太子帶兵來救是他的主意,但沒想,朱家太子真能沉住氣,不論開封如何危急,他都沒有動兵的跡象。歸德官兵該幹什麼還是幹什麼,一點都沒受開封戰事的影響。
牛金星的策略失敗了,因此他微微有點膽虛。
李自成搖頭,冷然道“不,不能歇。不但不能歇,明天反而要加大攻擊的力度。二十多天,額們累了,城中的官軍更累,現在就看誰能頂住了,傳令,老營準備,明日一舉拿下開封城”
牛金星眼角一跳,他知道,這是李自成要動軍中的步兵精銳了。
“是。”
李自成轉頭看向歸德的方向,冷哼一聲“朱家太子不是不來嗎哼,明日之後,他就是想來開封也來不了”
牛金星不敢說話,不過他卻聽出了李自成聲音裡的“賭性”重兵屯於城下,糧草只餘四十天,李自成必須賭一把了。
感謝“江東布衣2、金瀚仙宮道主、e717”的打賞,書被解封,終於可以鬆口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