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士叫牛金星。天啟七年的舉人,是大明朝有功名的讀書人中,第一個投靠李自成的,勸李自成“少刑殺,賑饑民,收人心”,頗有當年朱升見太祖朱元璋的風範,很得李自成信任,只兩年就成了李自成的臂膀,也正是在他的幫助下,闖軍面貌發生了相當的改變,攻陷一地,不再隨意擄掠搶劫,而是選派官員治理。鼓勵恢復生產。短短几年,闖軍就從一窩蜂亂撞的流賊,變成了有一定後勤保障,有可能會問鼎天下的一股力量。

牛金星三縷長髯,其貌不揚,如果放在文人堆裡,毫無辨識度,但在滿帳的流賊將領中,他和道士打扮的宋獻策卻分外的顯眼。牛金星和宋獻策是李自成賬下兩大謀士,李自成崇禎十三年後一系列的軍事行動,基本都是出自他二人之手。

至於另一個有名的謀士顧君恩,此時尚在湖北原籍,在李自成沒有打下襄陽之前,他是不會投靠李自成的。

牛金星說完就坐下了。

李自成微微點頭,對比只知道打打殺殺的大老粗,牛金星才是他帳中最需要的人。

眾將中有人在撇嘴,對牛金星的“做作”,很是不屑。

劉宗敏嘿嘿笑了一下:“牛先生說的對,是額孟浪了,不過朱家太子要來,你說咱們應該怎麼應對啊?”

牛金星看了李自成一眼,在李自成的首肯之後,他站起來,徐徐說道:“在下以為,對朱家太子不可小覷,從去冬到今春以來,雖然有松錦之敗,但明廷卻著著實實的做了幾件事,其中一件就是廢除遼餉。據坊間的傳言和李公子從京師打探來的訊息,廢除遼餉是朱家太子在朝堂上第一個提出來的,並且舌戰群臣,由此可知,朱家太子雖然只有十五歲,但卻絕不是一個無知小兒。”

李公子,指的就是李巖。

雖然同樣是舉人出身,但李巖投效的晚,又沒有牛金星那麼會察言觀色,體察上意,因此李巖在闖營中地位並不高,此時帳中軍議,他座位遠遠在後面。

“一個十五歲的小孩,能有什麼本事?有也是朝堂上的口角功夫,他能知道怎麼打仗?”劉宗敏不屑的搖頭。

“不然,”牛金星道:“從朱家太子的所作所為看,其絕非一般人,不說朝堂上的折衝,只說自請撫軍京營,再自請領京營出征,這就是明廷二百七十年來從來有過的事情,其個人膽氣可見一斑,再者,朝堂上的那些狗官何其頑固?若不是朱家太子有相當的手腕和表現,他們又豈會不鬧事?又豈會眼睜睜看著朱家太子領兵出京?”

“那又怎樣?”劉宗敏還是不屑。

牛金星暗暗嘆口氣,心說真是榆木疙瘩啊,我都說的這麼透了,居然還是頑固不靈。

但劉宗敏是軍中的二號人物,他可不敢得罪,只能畢恭畢敬的繼續解釋:“凡此種種,皆說明朱家太子可能是有備而來,我等切不可輕敵,尤其朱家太子救援開封,沒有走河北的故道,卻繞道滄州,先去了山東,在下以為,其中必有深意。”

劉宗敏有點不耐煩了:“牛先生,你不要繞彎子了好不好?你就說額們應該怎麼應對吧!”

“就是,直接說嘛。”

“讀書人就這樣,繞來繞去,聽的額腦袋都暈了……”

劉宗敏的一些擁躉出聲附和。

但大多數人都默不作聲。

如坐下牛金星下首的袁宗第,田見秀,劉芳亮。

另外有人想要說話,但卻沒有資格說話,如更下首的郝搖旗。

雖然有人起鬨,但牛金星卻不慌不忙,但眾人的聲音落下去之後,他徐徐說到:“那要看朱家太子下一步怎麼行動了,如果朱家太子從山東境內過黃河,拐到濮陽鶴壁,最後在開封對面、黃河北岸紮營,那在下看他也不會有什麼大能耐,稍加提防,甚至可以秘密造船,從上游摸過去,打他一個措手不及都是可以的。”

歷史上,山東總兵劉澤清救援開封,走的就是這條路線,劉澤清過黃河建立營寨,試圖向開封輸送糧米,但失敗。退回北岸時,官軍相互爭搶,十分之一的人都掉到黃河裡淹死了。

劉宗敏搖頭:“不過癮,額還是想捉了他。”

“如果朱家太子沿著運河一直往下,從山東境內繞道徐州,再開往汝寧,和左良玉丁啟睿的大軍會合呢?”一名戴著氈帽的瘦漢問,卻是袁宗第。袁宗第為人比較謹慎,他所說的是一種最妥當的辦法,如果他是朱家太子,一定會這麼行軍。

牛金星微微笑:“那也無妨,不論朱家太子還是左良玉,他們的目的都是救援開封,我們只須在開封城外擺好陣勢,請君入甕即可。”

“不妥不妥!”

劉宗敏連連搖頭:“朱家太子雖然只有兩萬人,但畢竟是有名號的,有帶著賞銀,如果真要他們匯合了,官軍必然士氣大振。”目光看向李自成,抱拳道:“闖帥,雖然額剛才說話有點粗魯,但額的意思卻不變。額以為,朱家太子只帶了兩萬人,又都是沒有上過戰場的京營兵,還有那麼的軍餉和糧草,行動必然緩慢,額們完全可以在半路截擊!”

劉宗敏所說,李自成當然也已經想到了,他沉吟問道:“你以為該如何?”

劉宗敏站起來:“額以為,這開封先不要打了,等朱家太子帶著糧食和銀子,到了山東河南邊界時,額們一擁而上,先把朱家太子滅了再說,不說那幾十萬兩銀子的軍餉和糧草,只說朱家太子的名字,就足以震懾天下,如果能殺了或者是抓了,那崇禎狗皇帝還不得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