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下歸德,並且已經佔據河南大部分地盤的李自成,正在大規模的整訓麾下的兵馬,也就是說,流賊正邁向正規化。作為穿越者,尤其是整頓京營之後,朱慈烺比任何人都清楚軍隊正規化的作用,雖然李自成的正規化,可能只是向官軍學習,比之朱慈烺在京營實施的整訓,相差十萬八千里,不過即便如此也不能小瞧,畢竟李自成的人馬太多了……

晚上,朱慈烺親臨火器廠,視察遂發鳥銃的生產情況,早在一月前,火器廠就已經是二十四小時,連軸轉的不停火的在生產了,如今西洋精鐵運到,就更是加班加點,全力動員。畢懋康守在幾臺“纏絲機”的旁邊,緊盯彈簧的生產,爐光照著他的臉,他眼睛裡滿是血絲……

這一夜,朱慈烺又失眠了……李自成如山如海的兵馬,火炮,掌握決勝關鍵的遂發槍,朱仙鎮的血戰,一一在他夢中出現。

第二日,朱慈烺一直等待的一個關鍵人物來到了京師。

原督師輔臣楊嗣昌賬下重要幕僚李紀澤。

李紀澤,山西祁縣人,歷史上並無明確記載,朱慈烺也是穿越而來後才知道他的名字。楊嗣昌生前極其器重李紀澤,但因為李紀澤沒有功名,只是一個秀才,因此難以推薦他到朝中做官,從楊嗣昌最初擔任兵部尚書之時,李紀澤就是楊嗣昌的幕僚,楊嗣昌的攘外安內,四正六隅、十面張網,他都參與頗深。三年前,其母病故,他不得不歸家丁憂,而就在這期間,楊嗣昌督師湖廣,結果出現重大失誤,被張獻忠偷襲攻破襄陽,楊嗣昌憂懼而死,李紀澤也就成了無主的孤鳥,只能在家閒居。

這樣的人才,正是朱慈烺急需的,因此他立刻派人召李紀澤入京。

“臣李紀澤見過殿下。”

朱慈烺不是在王府,而是在城外大校場的中軍帳接見了李紀澤。李紀澤跟隨楊嗣昌多年,在府邸中的時間怕不會比營帳中多,營帳裡議事,應該能給他親切之感。

“李贊畫請起,賜座。”

太子已經任命李紀澤為京營參謀司的贊畫。所以稱他為李贊畫。

李紀澤在馬紮坐下。

五十多歲,鬚髮斑白,一襲布衣,額頭上皺眉縱橫,頗有風霜之色,眼神也有點黯淡,好像還沒有從老長官楊嗣昌身死的憂憤之中走出來。

朱慈烺不著急,和李紀澤慢慢地聊,從沿途的見聞,山西各地的災情和匪情,最後聊到楊嗣昌。

雖然和太子第一次見面,但李紀澤眼神裡並沒有太多的惶恐,他舉止從容,對答得體,說話清楚而有條理,不愧是跟著楊嗣昌見過大世面的人。

不過當太子提到楊嗣昌的名字時,他眼睛裡還是流出了藏不住的激動。

楊嗣昌身死之後,朝堂上下對他非議頗多,很多人上表彈劾,雖然被崇禎帝壓下了,但不久之前,劉宗周提議“追戳”楊嗣昌。原本平息的事件好像又起波瀾了,劉宗周彈劾左良玉、賀人龍還有楊嗣昌之事已經傳遍天下,李紀澤當然也聽說了。身為楊嗣昌的心腹幕僚,跟隨楊嗣昌多年,深知很多事情的決策內幕,他不能不激動,不能不想著為老長官辯解,不過太子沒有問,他不能多說,只能強忍著。

朱慈烺假裝沒看出,只詢問他剿滅流賊之法。

四正六隅、十面張網之法已經失敗了,他想知道,楊嗣昌的這位高參,有沒有其他更高明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