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笑裡藏刀(第1/2頁)
章節報錯
塞外。
三月末的時節,草原開始返青,夕陽西下,落日餘暉撒在青黃相間大草原上,場面蔚為壯觀。
高文采無心欣賞風景,出關到現在已經二十多天了,馬車上的貨物也賣了有一半了,只剩下幾車茶葉絲綢和最後五輛馬車裡的貴重貨物了那是此行的重點,兩百鐵鱗甲就在這五輛馬車上。一路而來,高文采對晉商和蒙古人交易的方法和過程已經有了不少的瞭解,對晉商出賣鐵器鹽巴等戰略物資給敵人的行為越發厭惡,不過眼下不是懲戒晉商的時候,現在的關鍵是,鐵鱗甲的交易完成之後,晉商就會返程,他必須在晉商返程之前脫離隊伍,繼續向東,也就是向著遼東瀋陽的方向前進。
“伯思哈兒到了!”有人大聲歡呼。
高文采從沉思中驚醒,他趕的是空車,拉著甲冑的五輛馬車都由少東家梁懷遠的親信駕馭。
而前方就是此行的目的地伯思哈兒。
“譚悶你快看!”高文采前面的那個姓王的馬伕手指前方,歡笑:“那就是伯思哈兒,哈哈,告訴你一個秘密,那兒蒙古娘們可漂亮了,比通州迎春樓的瑤姐還帶勁……”
因為高文采不怎麼愛說話,悶不吭聲,所以車伕們給他取了一個外號叫“潭悶”。高文采毫不為意,不管叫譚川還是潭悶他都答應。
“哈哈……”車伕們放肆的大笑,不只是因為伯思哈兒有一個逍遙地,更因為終點到了,卸了車上的貨物,逍遙快活一番,他們就可以返程回家了。
高文采抬頭望去,只見前方凸起的一座小山下,密密麻麻地豎立著大大小小上百頂的蒙古包。等近了再看,原來那並不是小山,而是用大大小小的石塊堆砌而成的巨大石堆。因為體積太過龐大和高聳,遠望起來極像是小山。石堆的頂端插有許多柳枝,柳枝上繫著長長繩子,掛滿各色彩旗,五顏六色在空中飄揚,像極了前世裡的藏傳佛教的幡旗。
不錯,就是藏傳佛教的幡旗。
明朝中後期,藏傳佛教在蒙古各部落中傳播極廣,喇嘛給蒙古各部首領贈送汗號,藏傳佛教的幡旗在蒙古包飄揚毫不為奇。
“好大石碓啊!”高文采假裝驚訝。
一路以來雖然跟蒙古人做了不少的生意,但都是小部落,蒙古包十幾二十頂,這樣擁有上百頂的蒙古包大部落卻是第一次遇上,這樣的大石碓更是第一次見。
周圍車伕都是鬨笑,笑他沒有見過世面。
“那不是石碓,那叫敖包!”
王車伕大笑著糾正他,又喊:“秦師爺,我說的對吧?”
和車伕們臨近伯思哈兒的興奮歡呼不同,秦師爺好像有點心神不寧,聽到王車伕的呼喊,方才打起精神道:“瞎喳喳什麼?讓蒙古大爺聽見了要你們的狗命!”
此話一出,車伕們立刻就安靜了。
不但安靜,連眼神裡都有驚恐之色。
高文采心有鄙夷,這些出賣國家利益的糊塗蛋,舔蒙古人屁股,卻又對蒙古人如此害怕。
呵斥了眾車伕,秦師爺指著石碓講解:“敖包是有來歷的,據說成吉思汗早年在一場征戰中大敗,被敵人緊緊追趕。幸虧他躲進了一座大山,藏在了一棵大樹之下才得以逃脫。成吉思汗為了感謝大山的救命之恩,發下鴻願,自己和自己的子子孫孫永遠祭拜神山、神樹,因為草原上很少有山,所以蒙古人以石塊壘成山,上面插上柳條代替樹,就成了敖包,大草原上的敖包成千上萬,伯思哈兒的並不算大,只是一般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