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兄弟對弈(第2/2頁)
章節報錯
“怎麼辦?去不去?”
“廢話,能不去嗎?不去你等著太子爺派錦衣衛提你呢!再說了,那可是皇太子府啊,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機會進去走一遭,如今太子爺請咱們,咱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去的?”
“可我怕去無好去,見無好見啊。”先一人憂心的道。
“你就是想太多了,不就是募捐嗎?捐個五十一百兩的,到太子府轉一遭,見一見太子爺,難道不值嗎?”後一人看的比較遠。
聽到這裡,先一人下定決心:“那就去!反正最多一百兩,多了絕對不捐。”
富商騷動的同時,文官們卻有點錯亂了。
皇太子這又是要搞哪一齣啊?剛跟百官求字,現在又召見商人,感覺皇太子每天忙忙碌碌,新聞不斷,一點空閒都不給別人。雖然說大明朝並沒有皇太子不能見商人的祖制,但這麼大規模的接見,而且還是在太子府,總覺得有點不妥。
如果御史言官們還在朝,肯定會為此大作文章,甚至掀起一場風波也未可知,但現在“臺垣”都已經空了,空有素材,但卻也沒人能做出文章。
御史是道官,給事中是科官,故而言官也被合稱為科道官。又因為御史為臺,六科為垣,所以也稱為“臺垣”。
當然了,言官們不在,但清流還在,當天晚上就有清流奮筆疾書寫奏疏,對太子行為表示不滿,第二日送到朝中,卻發現根本沒人理,聰明的朝臣已經意識到皇帝和內閣知道的比他們還早些,甚至可能本就是皇帝的授意。沒有回過味的朝臣不依不饒,又繼續寫第二道奏疏,還有人將啟本投到了東宮,勸誡皇太子不可孟浪。只是東宮不是皇宮,沒有通政司這種專門負責傳遞奏疏,上傳下達的機構。這些啟本送到王府之後就杳無音信了,太子壓根不會看。
三日後上午,信王府前的大街上車水馬龍,全京師的有錢人無一缺席,都準時準點的來到了信王府。府門大開,在武襄左衛和錦衣衛的引導下,富商們分成兩列,魚貫進入信王府。
第一次來到太子府,大部分富商都興奮不已,只有一少部分人憂心重重,他們知道,皇太子如此興師動眾,絕對不是五十一百兩銀子就能打發的,聯想到皇太子最近一系列的動作,這些聰明人已經意識到,今日恐怕是要大出血了。
信王府的後花園方圓有十里,朱慈烺原本計劃要在中間修一個練兵場,兩側是武襄左衛的營房,營房此時正在修建,但練兵場卻暫時停了下來,倒不是朱慈烺改了主意,而是因為人手不足。
雖然沒有整修為練兵場,不過原本的那些奇花異草都已經被剷除乾淨了,假山奇石也都被移走,中間一大片光禿禿的地此時擺了一百多張桌子,富商們進入之後,各尋座位坐下。見皇太子的後花園居然是這般荒涼的樣子,比自家的後院都不如,富商們又失望又驚奇,更驚奇的是,在場所的兩邊都擺了特製的木架子,而在木架之上還懸有字畫。
皇太子久久不出現,只有下人們上了一杯茶,富商們坐著無聊,又見武襄左衛和錦衣衛對自己的行動不限制,於是紛紛站起來,觀賞木架上的那些字畫。
“咦?是工部魏部堂的墨寶。”有人驚奇。
那邊的驚奇聲就更大:“啊,是首輔周老大人的手跡!”
“啊,刑部徐大人的……”
驚奇之聲不斷,然後富商們都明白了前些日子聽說皇太子向文武百官求字,朝中四品以上的官員,還有一些雖然品級不夠,但卻是字畫名家的官員也收到了太子求字的帖子,眼前看到的,應該就是了。
能成為富商的人幾乎沒有白丁,多多少少都是懂一點詩文,能鑑賞字畫的。反正也閒著沒事,於是就紛紛點評了起來。嚴格來說並不是點評,而是拍馬屁。
“魏部堂的字太好了,這瘦金體,嘖嘖,都趕上宋徽宗了。”
“首輔周大人的字最漂亮,不比顏真卿遜色。”
當然了,一些默不作聲的狡猾富商隱隱已經猜到,皇太子肯定不是請他們來鑑賞字畫的,此間佈置一定是另有深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