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皇子出宮(第1/2頁)
章節報錯
“哦,免禮。”呆愣了三十秒,朱慈烺才緩過神,連忙讓方以智平身,心中微微嘆息,可惜了,方以智是兩個弟弟的老師,他暫時不方便太過靠近,以免被有心人以為他要挖弟弟們的牆角,但等到時局穩定,找個好機會,他一定要把方以智調到身邊。
另外,方孔炤也不宜長期遣戍紹興,也應該早日委以重任,歷史上,方孔炤是崇禎十七年被起用,任命為山東巡撫的,可惜還沒有到任,京師就被李自成攻破了。
對皇太子的所思所想,方以智當然是不知道的,但這並不妨礙於他對皇太子的尊敬,翰林院檢討和定王永王講官的身份都沒有資格上朝,不過對於朝堂上發生的事情,他還是很清楚。
從崇禎新政的四策,到前幾日的漕米改海,皇太子提出的政策無不石破天驚,但細細揣摩之下,卻都是利國利民的大治之策,方以智少小就有經世濟民的大志,對朝事國事頗有研究。漕米改海,追逮賦,革鹽政他或許能夠想到,但廢除遼餉和開厘金,他是無論如何也不敢想的,因此他對皇太子的欽佩是發自內心的,剛剛這一鞠,並不只是因為朱慈烺的身份,更是因為朱慈烺的見識。
“令尊還在紹興嗎?”朱慈烺問。
聽太子提到自己父親,方以智眼眶立刻就有點泛紅:“是。”
方孔炤是崇禎十四年年初被遣戍紹興了,到今日正好一年。
“不必擔心,我會想辦法的。”朱慈烺道。
方以智激動的跪倒在地:“謝殿下。”
朱慈烺扶他起來,看著他眼睛,嘆息道:“不必行此大禮,當日曲折,我心裡清楚的很,令尊不過是代人受過罷了。”
“殿下……”方以智眼眶中已經有了淚花。
坤寧宮內。
“聽你三位哥哥的話。不許任性,要早點回來。”出宮前,周後叮囑長平。
上午九點,隊伍出了皇城。
觀音廟在城東。
長平公主興奮極了,她轎簾就沒有放下來過,不過的向外面張望,對街道上的一切都感到驚奇,十二歲了,她第一次有機會見到世間百態。
相比之下,定王朱慈炯就比較靦腆了,一路只掀簾看了五六次,顯然是不敢忘記周後的叮囑,要保持皇子的威儀。
永王朱慈炤的轎簾卻一次也沒有掀起,就好像他對街道上的風景並不感興趣,又或者他是特別小心謹慎。
朱慈烺替他們三人高興。
中國古代王朝將皇子皇孫圈在皇宮中,死讀書本,不讓他們接觸社會,不知道民間疾苦,是最大的一個弊端,相比之下,歐洲王室就非常開放,只要願意,王子們可以接觸到社會的任何階層,這也保證了他們中間不會出現“何不食肉糜”的君王。
今天是十五,觀音廟祈福的日子,街道上人非常多,尤其是見到皇家儀仗之上,街道上的人就更是多了,人人都想要爭睹皇家風采,三個弟弟妹妹坐轎,朱慈烺騎馬,頭上翼善冠,穿龍紋便服,腰挎長劍,皇太子的名字在前,是所有人矚目的焦點,著實是出了一番風頭。
到了觀音廟,朱慈烺陪三位弟弟妹妹進入,定王和長平祈禱了什麼他沒有聽見,但他卻清清楚楚聽到,永王在祈禱他母妃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