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帝王心機(第1/2頁)
章節報錯
崇禎帝對侯恂沒有開釋的意思,不知道當年侯恂糜餉誤軍的罪過究竟有多大?以至於六年都過去了,崇禎帝都還耿耿於懷?
而從官員求情的話語中,朱慈烺對當年的事情漸有了解。
崇禎九年,邊鎮缺少軍糧,崇禎皇帝下令從山東、河南、江北等地收購米豆等糧物,一共運往天津九十多萬石,結果具體操辦此事的戶部尚書侯恂督察不嚴,致使糧米出現空缺,一查,竟然是被各級官員貪掉了幾十萬石,崇禎皇帝一怒之下將侯恂投入牢獄,事後經過調查,侯恂雖然瀆職怠慢,但本人並沒有貪汙,而是被手下官員矇蔽了。
六年中,不少朝臣上書為侯恂求情,但崇禎帝一概留中不發。
今日也是如此,即使劉宗周出馬,崇禎的態度也依然沒有鬆動的跡象。
“周先生怎麼看?”
等朝臣們說的差不多了,崇禎看向首輔周延儒。
周延儒心中苦笑,以他對崇禎的瞭解,他清楚知道崇禎帝對侯恂一案的態度,崇禎當著朝臣問他,明顯就是要拿他當擋箭牌,而他別無選擇,只能站在皇帝一邊,反對劉宗周等人對侯恂的開釋。
“回陛下,老臣以為,侯恂當年的案子證據充分,雖然侯恂本人沒有貪墨,但疏忽懈怠,瀆職糜餉之罪卻是跑不了的,眼下朝堂財政困難,入不敷出,對糜餉之罪更應該嚴辦,因此老臣以為,現在開釋侯恂,時機不妥。”周延儒四平八穩的回答。
劉宗周以下的東林人的臉色都不太好看。
反對賀人龍和左良玉之事,鄭三俊等人都還能理解,甚至是支援,但開釋侯恂是東林人的共識,昨日鄭三俊還拜會周延儒,委婉提出侯恂之事,周延儒不支援,也沒有反對,沒想今日卻公開反對。
崇禎點頭:“既如此,侯恂之事,暫時就不要論了。”
“陛下!”
劉宗周又激動了。
崇禎面無表情的打斷他:“先生還有其他奏本嗎?”
劉宗周呆愣了片刻,長長嘆口氣:“臣……沒有了。”
皇帝的態度已經很清楚了,侯恂是不會被開釋的,劉宗周不明白其中的原因,但卻看出了皇帝眼神中的堅定。皇帝心意已決,他再說也是無用,從昨天下午的策問,到今日早朝的兩個奏本,皇帝對他提出的建言,只聽取了一個追諡盧象升,對他其他的建議,皇帝毫無興趣,甚至是有所厭惡,劉宗周一時悵然若失,原本想要勸誡帝王,唐堯虞舜的雄心壯志,忽然間就消退的無影無蹤了。
早朝結束。
朱慈烺擔心的劉宗周會在朝堂上向他發難的事情,並沒有發生。
回到後面的暖閣,崇禎嘆口氣:“知道為什麼不能開釋侯恂嗎?”
“兒臣不知。”朱慈烺回答。
“左良玉曾經是侯恂的侍酒,侯恂待他甚厚,若不是侯恂的提攜,左良玉就不會有今日的榮耀,左良玉這個人雖然桀驁跋扈,但還是很懂得知恩圖報的,據錦衣衛回報,每次提到侯恂,左良玉都是恭恭敬敬,朕所以只不開釋侯恂,就是想要在關鍵時刻用侯恂激勵一下左良玉,如果現在開釋侯恂,就失去了未來的機會。”
“兒臣明白了。”朱慈烺恍然。
開封之戰時,崇禎確實這麼做了,任侯恂為督師,但可惜沒什麼大用處。
崇禎苦笑:“可惜劉宗周不明白,他以為朕不開釋侯恂是在記小過呢,朕豈是那種小肚雞腸的人?”
喝了一口茶,沉思了一下,道:“劉宗周儒學造詣當世第一人,你頑劣孟浪,正需要一個嚴師指導,所以朕想用他做你的老師。”
“啊?”朱慈烺大吃一驚。